[实用新型]带有差动轮系的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20892.X | 申请日: | 199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3115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立 |
主分类号: | B23Q5/34 | 分类号: | B23Q5/3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机械工业管理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074 天津市河西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动轮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减小机床进给机构空切时间的带有差动轮系的控制装置。
在公知技术中,通常机床的机动驱动机构是,由主驱动马达输出的运动,经变速机构直接联接到无差动轮系的进给驱动机构上。当在金属切削加工开始前,首先采用机动进给速度驱动刀具,在刀具快要接触到加工件之前,停止机动进给,再进行手动对刀,直至刀具有效地接触上加工件。这种调整方式费时费力,而且需一定的操作经验,用于无切削的调整时间较长,使机床整体的加工效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公知技术中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无须调整即可快速完成对刀过程并减小机床进给机构空切时间的带有差动轮系的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给驱动机构上联接差动轮系的结构是,右锥齿轮的一端啮合差动齿轮组的一端,在差动齿轮组上通过螺母安装有曲拐,曲拐通过轴承伸出机体,在曲拐伸出的机体上通过螺栓固装有端盖,右锥齿轮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伸出机体并通过螺栓在机体上也固装有端盖,上述的差动齿轮组的另一端啮合左锥齿轮组的一端,在左锥齿轮组的中间直齿部分啮合有运动输出齿轮,左锥齿轮组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于有曲拐伸出的机体上。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机床机动驱动机构中的工作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的详述:
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中的进给驱动机构上联接差动轮系,其构成是,右锥齿轮6的一端与由曲拐9和螺母14联结在一起的差动齿轮组5相啮合;其另一端由安装在机体1中的轴承12来支承,轴承12由能过螺栓11固定于机体上的端盖13来定位。左锥齿轮组3的一端与差动齿轮组5相啮合;其另一端由安装机体中的轴承7来支承;其中间处的直齿部分与运动输出齿轮4相啮合。曲拐9由轴承10来支承,轴承10是由通过螺栓2固定于机体上的端盖8来支承。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机床机动驱动机构中的工作原理是:在刀具接触到加工件之前,由主驱动马达16输出恒定的功率,在经电流或功率检测装置20检测后,输入至微机19,经在微机上运行软件的判别,输出一个非常低的电压信号,该信号经电放大装置18放大后,输入变速马达17,这样变速马达就输出一个非常低的回转运动,其输出运动直接作用于右锥齿轮6上;与此同时,由主驱动马达16输出的回转运动,经变速机构15变速后,输入差动齿轮组5;以上这两个输入运动经由差动齿轮组5和右锥齿轮6及左锥齿轮组3合成后,最后的运动输出经左锥齿轮组3和与之啮合的运动,输出齿轮4联结至机床进给驱动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在机床的机动驱动机构上加装了差动轮系,则机床加工前的对刀过程可以自动完成,省时省力,无需熟练的操作经验并可大大提高机床整体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数控机床、各类磨床和珩磨机等精密与超精密的加工机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立,未经李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08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旁插槽阳极框架承重吊环
- 下一篇:断路器的电磁脱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