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塑轮校正器无效
申请号: | 95220941.1 | 申请日: | 199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23117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铣 |
主分类号: | B29C71/02 | 分类号: | B29C7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里歌,张耀 |
地址: | 300133 天津市红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校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纠正自行车塑料车轮过大摆差的工具。
90年代以来,以塑代钢已成为自行车行业发展的潮流,因此塑料车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使用。由于塑料车轮具有不受腐蚀、骑行轻便、整体性好、坚固美观及易于清洗等优点,所以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塑料车轮的销售量与日俱增,生产厂家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塑料车轮是整体注塑一次成型,刚刚注塑成型的塑轮往往由于摞放或受外力挤压,造成左右摆差过大而超标,使车圈变形,俗称变“龙”,从而导致塑轮报废。此外消费者在使用中,塑轮受到强外力冲击,或塑轮靠于热源附近较长时间,也会出现摆差过大超标的情况,消费者在骑行使用中车轮变“龙”,骑行阻力增大,加速自行车的衰老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或对车轮整体更换,或只能继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迅速、有效地纠正塑轮过大摆差的校正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塑轮校正器,其支架板通过螺孔连接顶杆,顶杆表面有外螺纹,其前端连接一个旋转顶头,其后端固定一个手搬杆;在支架板上还对称设置若干只挂钩。使用时用挂钩钩住塑料车轮的车圈,使旋转顶头对准塑轮上摆差过大的部位,然后旋转手搬杆,使顶杆螺旋顶进,用旋转顶头将摆差校正过来。由于塑料是高分子材料,所以需放置一段时间再放开校正器。如果同时对纠正部位加以适当温度,纠正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迅速并有效地消除塑轮摆差,恢复塑轮的使用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B向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面左视图;
图4是顶杆4、凹槽5、手搬杆6的主视图;
其中:1是支架板,2是挂钩,3是旋转顶头,4是顶杆,5是凹槽,6是手搬杆,7是顶头螺栓,8是柔性垫片,9是定位套管,10是螺母,11是垫片。
实施例:一种自行车塑轮校正器(如图1所示),其支架板1通过螺孔与顶杆4相连接,顶杆4表面有外螺纹;顶杆4前端车制有一圈凹槽5,其后端焊接有手搬杆6(如图4所示);考虑到顶杆4前端要穿过支架板1的螺孔,所以车有凹槽5的顶杆4前端的直径要小一些,本实施例顶杆4直径为Φ14,其前端为Φ8,手搬杆6为140mm的铁棒。旋转顶头3通过顶头螺栓7和凹槽5被限位在顶头4前端上(如图2所示),由于凹槽5为圈状凹槽,且宽度大于顶头螺栓7的直径,所以旋转顶头3可以环顶杆4的轴向转动,这样在旋转顶头3在顶住塑轮后,顶杆4仍可螺旋顶进以校正塑轮摆差。支架板1上有若干孔位,两只挂钩2的钩内侧均附有柔性垫片8,本实施例采用塑料套管套住,以防划伤塑轮外表面;挂钩2的尾部制有外螺纹,可以用定位套管9、螺母10、垫片11很方便地固定在孔位上(如图3所示),针对不同直径的车轮,挂钩2可以分别固定在不同孔位上。支架板1、挂钩2、旋转顶头3、顶杆4、手搬杆6、定位套管9等均可用45#钢制成,顶头螺栓7、螺母10、垫片11可用金属标准件。
使用时,将旋转顶头3对准塑轮上出现摆差的部位,选择合适的孔位对称装好挂钩2,用挂钩2分别挂住车圈外沿,然后转动手搬杆6,使顶杆4沿支架板1的螺孔螺旋顶入,直至摆差消除,再用小型电吹风机热风烘烤2-5分钟定型,放置一段时间再取下校正器,就可以消除摆差恢复塑轮原状了。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合理、携带方便,能迅速有效地消除塑轮摆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铣,未经王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0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广角度电风扇页
- 下一篇:旁插槽阳极框架承重吊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