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缸式同步启合二氧化碳气体取酒器无效
申请号: | 95220976.4 | 申请日: | 199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24818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26 |
发明(设计)人: | 柳景生;金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景生;金睿 |
主分类号: | B67C3/10 | 分类号: | B67C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缸式 同步 二氧化碳 气体 酒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酒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取自周转桶中所装啤酒的取酒器。
啤酒是人们最喜欢的也是消费量最大的饮料之一,尤其是生啤酒,由于其温度适宜,味道鲜美爽口,含酒精量少而含有多种安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成份,因此最受消费者青睬,被人称为“液体面色”,但是生啤酒的保鲜有其特殊要求,请如其贮存要求温度为4-10℃,而且保鲜期仅为10天,一般酒厂难以做到。现在一般饮食业、餐厅及家庭所饮用的是经过巴氏灭菌已经破坏了其口味和营养价值的熟啤酒。生(鲜)啤酒的销售量占啤酒总销量的比例很小,这一状况,急待改善。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取酒器,它适于对6升以下装载生啤酒的桶咀配套应用,备压取酒,可满足各种餐饮业及家庭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措施。上部为人字形上缸体,下部为缸体,中间装有联接轴,用联接螺母进行联接,上缸体的左端开有斜通道,垂直部分开有中心孔,所述斜通道从左至右依次装有储气瓶的头部,弹性密封垫和气针,外部为旋压套筒以螺纹与上缸体联接,缸体中心通孔的直径上大下小,于缸体壁上平行于中心通孔开有通气孔,中心孔的中间装有上部外径开有通气槽的上下往复轴,沿往复轴自上而下装有弹簧,密封塞及密封圈,缸体自上而下装有开关杆、出酒导管和吸酒导管,缸体下部以联接锁套与周转桶的桶咀进行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为:
1、上下往复轴及通气孔的结构,保证了同步启合,该装置可与大至6升以下不同系列啤酒周转桶的桶咀配套,故使扎啤自然地进入各种餐饮业和千家万户的工薪阶层。
2、沿上下往复轴采用二道梯形密封,保证了气体不浅漏,实现隔氧保鲜,备压取酒。
3、缸体和出酒导管采用无毒透明塑料制作,取酒时人们可以观察到淡黄、清晰、透明的酒液,从而取得口感和视感的双层享受效果。
以下结构附图对本这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取酒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缸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部视图;
图4为图1中开关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储气瓶结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人字形上缸体12的左端开有斜通孔5,垂直端开有中心孔7,在所述斜通孔5内从左至右依次装有储气瓶2的头部,弹性密封垫3和气针4,外部装有与上缸体12用螺纹联接的旋压套筒1,所述上缸体12与下部的缸体13之间装有联接轴10,其外部以联接螺母6进行联接,缸体13开有中心通孔31,其上部直径与中心孔7等径,从上至下通孔31的直径逐级缩小,中心孔7的中心部位装有上下往复轴8,该轴的上部外径处开有通气槽32,轴外从上至下依次装有轴顶密封塞9、联接轴10、O型密封圈11、弹簧14、上部密封塞15、O型密封圈16和下部密封塞24,所述缸体13的壁中与中心通道31平行地开有通气孔27,缸体13从上而下依次装有与开关把手26螺纹连接的开关杆25、头部弯曲的酒导管18和底部开有半园孔的吸酒导管19,出酒导管18与缸体13之间装有密封圈17,所述吸酒导管19的长度与周转桶29的高度相当,使导管通至周转桶底部,吸酒导管19与缸体13下部以下部密封圈20进行密封,周转桶29内高于密封圈20部位于吸酒导管19的壁上开有出气孔28,缸体13的下部与周转桶29的桶咀33以联接锁套21进行联接,缸体13的下部与吸酒导管19和桶咀33之间装有密封圈23和橡胶垫圈22,开关杆25与开关把手26内螺纹联接。
使用时,拧动旋压套筒1,储气瓶2头部的锡堵30在气针4的作用下被顶破,瓶中的液态二气化碳汽化,与此同时,活动开关把手26,使上下往复轴8向上提升,弹簧14被压缩,气体将通过往复轴8外径上部的通气槽32向下流经通气孔27再经吸酒导管19上的出气孔28流至周转桶内啤酒上部,在气体压力作用下,啤酒沿吸酒导管19底部的半园孔及导管再经出酒导管18流出。停用时,将开关把手放下,即可恢复原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景生;金睿,未经柳景生;金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09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