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附贮袋鼻塞盒吸氧器无效
申请号: | 95222019.9 | 申请日: | 1995-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358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山 |
主分类号: | A61M15/08 | 分类号: | A61M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76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贮袋 鼻塞 吸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用于临床给氧的附贮袋鼻塞盒吸氧器。
目前临床上给氧装置有:(1)鼻导管、鼻塞;(2)面罩:包括简单面罩,附贮袋面罩和VENTURI面罩;(3)氧帐或头罩;(4)T型管和造口项圈;(5)气管穿刺给氧;(6)通气机;(7)高压氧仓;(8)体外膜肺氧合。这些设备的缺点是:1、鼻导管、鼻塞吸氧浓度不恒定,有局部刺激,病人自己不易操作,长期使用有并发症;2、面罩除影响饮食、说话、咯痰等不方便外,且因病人面部形状各异,很难与面罩匹配,造成氧气浪费和吸氧浓度不恒定,在睡眠也会因体位改变面罩移位滑脱,现有面罩贮气袋影响病人活动。3、T型管和造口项圈只适用于人工气道患者;4、经气管穿刺给氧属有创性,并发证多,使用受条件限制,不方便;5、氧帐或头罩耗氧量大,设备复杂,且在夏季头罩内温度和湿度高,病人难以适应;6、通气机、高压氧仓和体外膜肺氧合设备复杂,技术要求高,需有特定条件和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给氧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体积小、使用方便、舒适安全、无创无局部刺激及并发症,节氧、吸氧浓度较恒定,能提供高低及各种不同浓度给氧,氧流量和浓度易于调节,清醒病人能自己掌握使用的附贮袋鼻塞盒吸氧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附贮袋鼻塞盒吸氧器包括鼻塞盒吸氧器和贮气帽,由贮气帽上的引出管与鼻塞盒吸氧器连接。
鼻塞盒吸氧器是将一个特制的盒子即气体交换盒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中段上部为气体交换室,下部为空气室,左右两段自内向外各有一湿化室和气流调控室,在两侧湿化室的上方并各有一贮液小池。气体交换室前壁开有呼气孔,呼气孔格架前装有呼气孔单向活瓣;后壁装有湿热交换器;上壁装有两个鼻塞;下壁有与空气室相通的进空气孔并在其格架上装有进空气孔单向活瓣;两斜形侧壁各开有一进氧气孔并在其格架内侧装有进氧气孔单向活瓣;室壁内层衬以吸湿吸热层。湿热交换器和内壁吸湿吸热层可用不锈钢多孔薄片或不锈钢滤网等制做,以其金属部分吸收呼气时的热量,其上的网孔吸附呼气中的水份,以加温湿化吸入的干燥气体。空气室前壁开有进空气口并设有空气调节板;进空气口中间有一通向气体交换室的给药孔并有孔塞。在呼气孔单向活瓣与空气调节板前方装有防护网罩。湿化室内装有湿化网和吸水层。贮液小池上壁有进液孔并有孔塞,下壁有微孔和湿化室相通。气流调控室装有气流调控开关,并在室前壁外有相应开关柄。在双鼻塞两旁的盒壁上装有可收折的耳架。盒后壁有两个在带用时起稳定作用的支脚,支脚的系带孔上有系带。盒两端装有接口组合,包括垫圈、固定螺母和接口,或盒端直接留有接口。
上述鼻塞盒吸氧器可简化结构做成结构较简单的鼻塞盒吸氧器。如去除空气室、湿化室、气流调控室及开关,不设吸湿吸热层、湿热交换器、给药孔。可去除其中一项或多项,做成不同形式简易型鼻塞盒吸氧器。
上述各种鼻塞盒吸氧器在制做时,气体交换盒以质轻耐用为宜,其简易型亦可做成一次性使用。鼻塞以具有一定弹性为好,并能更换不同大小鼻塞及调节鼻塞间距,以适应不同患者。各单向活瓣应启闭灵活,各湿化网和湿热交换器应不影响呼吸通气。鼻塞孔、呼气孔、进氧气孔、进空气孔口应能保证呼吸气流畅通。在能满足气流交换畅通,不影响各活瓣功能情况下,气体交换室内容积愈小愈好,以减少呼气残气容积。
贮气帽可做成各种帽子状,其内外壳具有支撑作用并留有通气孔,在内外壳之间的空隙内,四周为贮气囊,中心部位装有贮液袋,袋上并有可控制滴速的滴液管引入贮气囊底部的吸水层内,并可引一可控制滴速的滴液软管与吸氧器贮液小池上壁的进液孔连接。贮气囊上有两引出管以与吸氧器连接,并有一输氧管可接通氧源。引出管内径应能满足吸气时通气量的需要。在冬季,贮气帽外层应有保暖层。使用此型贮气帽作附贮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附贮袋影响患者活动的缺点,同时,贮气帽较现有技术所特有的湿化装置以及能够利用头部温度使气体增温的作用,又补充了本实用新型鼻塞盒吸氧器增温湿化作用较弱的缺点。二者连接使用,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吸氧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山,未经李永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20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