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风机穿孔板蜗舌消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22481.X | 申请日: | 199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266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吕亚东;汪庆桓;徐冰;喻达之;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风机 穿孔 板蜗舌 消声 装置 | ||
按国际专利分类入F01N1/10、1/24的离心风机穿孔板蜗舌消声装置,涉及的是机械工程类与消声结构、材料结合的消声技术。
离心风机的噪声公害问题不仅引起了环保部门的关注,而且也引起了风机设计者和使用单位的高度重视。探寻降低离心叶轮机械气动辐射噪声的方法、发展高效低噪声离心风机已成为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公知技术中可知,解决噪声办法大体上有屏蔽法,谐振法,干扰法,吸声法等多种形式,这些方法被不同程度的应用在某些环境之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解决噪声污染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申请目前检索了F01N,重点检索了F01N1/10、1/24。找出对比文献:中国专利90221574《隔声罩》。
它的主要特征是:接吸声衬板还依次设有阻尼腔和吸声尖劈,阻尼腔具有若干个彼此分隔且呈格状布置的子阻尼腔,每个子阻尼腔外连接着一个吸声尖劈,吸声尖劈的内腔通过子阻尼腔顶部的小孔与其内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对中高频和中低频噪声有明显地降噪效果。但是,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体积大,成本高,对离心风机声源而言针对性不强等弱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离心叶轮机械噪声中占主导地位的叶轮与蜗舌相互作用产生的叶片通过频率及其谐波离散噪声以及湍流宽频噪声,通过在离心风机蜗舌处敷设穿孔板蜂窝夹层消声结构;并在其中填充吸声材料以降低控制风机总噪声级的叶片通过频率及其谐波离散噪声分量,同时抑制风机内部湍流宽频噪声的传播。从而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经济实用、降噪效果好的离心风机穿孔板蜗舌消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由穿孔板(1)、蜂窝夹层(2)(蜂窝夹层(2)由夹层直插板(9)和夹层弯曲插板(10)相互按槽对插构成)、前盖板(3),吸声材料(4),侧盖板(5),法兰(6)(7),穿孔(8)组成的离心风机穿孔板蜗舌消声装置,主要特征是在离心风机蜗舌部位,采用多层穿孔板(1),在两块穿孔板之间安装蜂窝夹层(2),又在内穿孔板腰弯处填充吸声材料,在正面安装前盖板(3),两侧安装侧盖板(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其他措施来达到:
在穿孔板的平面上穿孔(8)φ0.6~φ3.0,穿孔率为3~25%,并按蜗舌曲率半径将穿孔板(1)弯曲成型,与蜗壳相吻合。
将夹层直插板(9)和夹层弯曲插板(10)相互按槽对插,组成晶格状蜂窝夹层(2),安装在两穿孔板之间。
在内穿孔板腰弯处,填充吸声材料(4),并在正面安装前盖板(3)。
穿孔板(1)分别与法兰(6)(7)连接,两侧安装侧盖板(5),并通过法兰(5)(7)与蜗壳的消声装置配接台肩(13)和出风口法兰(17)装配连接,将该消声装置紧固在离心风机蜗舌处。
按照上述方案实施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经济实用,降噪效果好等特点。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及图面说明:
附图1是离心风机穿孔板蜗舌消声装置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1)穿孔板,(2)蜂窝夹层,(3)前盖板,(4)吸声材料,(5)侧盖板,(6)(7)法兰。
附图2是穿孔板的成型及平面穿孔局部放大示意图。(8)穿孔。
附图3是蜂窝夹层直插板的主视图。(9)夹层直插板。
附图4是蜂窝夹层弯曲插板的主视图。(10)夹层弯曲插板。
附图5是蜂窝夹层的主视图和侧视示意图。(9)夹层直插板,(10)夹层弯曲插板。
附图6是离心风机穿孔板蜗舌消声装置侧盖板的主视图。(5)侧盖板。
附图7是离心风机穿孔板蜗舌消声装置与蜗壳壳体、蜗壳侧板以及出风口法兰装配示意图。
(11)离心风机穿孔板蜗舌消声装置,(12)密封垫,(13)消声装置配接台肩,(14)紧固螺钉,(15)蜗壳壳体,(16)蜗壳侧板,(17)出风口法兰。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比较详细的说明:
穿孔板(1)为钢板,下料尺寸为450×350×3mm。如附图2所示,在其平面上穿孔(8)φ0.6~φ3.0,穿孔率为3~25%。并按蜗舌曲半径将穿孔板(1)弯曲成型,与蜗壳相吻合。
按照附图3和附图4所示的蜂窝夹层直插板(9)和夹层弯曲插板(10),采用金属或有机玻璃等材料,加工成锯齿形,相互按槽对插,以焊接或粘接的方式组成晶格状蜂窝夹层(2),如附图5所示。然后以焊接或铆接方式安装在两穿孔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24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