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定趾器无效
申请号: | 95222550.6 | 申请日: | 199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280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坤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3/16 | 分类号: | B62M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华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昆山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定趾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零件领域,尤其涉及自行车所用的定趾器。
常用的自行车定趾器如图1所示,定趾器(1)具有底板部1a、包容部1b、及结合片1c等部分、藉结合片、1c上的两槽孔11c、反光片2上螺钉2b、螺母4、及脚踏3一侧板上的两贯孔3a使定趾器(1)与反光皮(2)脚踏(3)相联接,从而构成一个适合自行车骑者脚部置放、适应高速骑行的定趾器。然而现用的此类定趾器存在有缺点,即当在脚踏上组装或拆卸定趾器时,必须先将定趾器置放脚踏3上,其次将反光片2的螺栓2b穿过结合片1c的槽孔11c,再穿过脚踏3的孔3a后,然后再将扳手伸透脚踏3的侧板内侧的很小间隔中操作,因而操作困难、速度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与脚踏结合容易、操作方便且反光片不易脱落的定趾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定趾器包括有一底板部、一包容部、一结合片及一反光片,其中结合片呈垂直地设于底板部一端,其上设有至少两个贯孔,且贯孔的位置与脚踏上侧板上的贯孔相对应,由锁固元件将两者锁固一起,其特征在于;
在结合片的一侧间隔距离地设有一扣止片,在扣止片中央部位设有一开口,在开口两侧设有至少两个长方形扣槽,在扣止片的外侧边设有限位槽。
反光片其外形对应于扣止片的限位槽,其外侧面设有反光镜,另一侧面相对应于扣止片的长形扣槽而设有与长形扣槽数相等的凸榫,凸榫的末端设有一直径较顶端大的头部,而衔接该头部的为一直径小于头部的颈部,在凸榫的中央设有一槽沟,凸榫扣设于扣止片的长形扣槽中时,凸榫末端的头部伸设在扣止片与结合片之间的间隔距离中。
上述结构的自行车定趾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定趾器装置于脚踏上的操作、既快又稳固,反光片易于装卸,且不易脱落。
下面以实施例及附图加以说明。
附图1为常用的定趾器与脚踏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定趾器与脚踏结合的操作示意图;
图4为本施例的定趾器与反光镜组合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趾器所涉及的构件包含有:由射出成型方式一体成型的底板部(11)、包容部(12)、结合片(13)、扣止片(14)及反光片等部分,其中包容部(12)设于底板部(11)前端,结合片(13)呈垂直设于底板部(11)后端,结合片(13)上设有二个长园形贯通孔(131)、扣止片(14)相邻设置于结合片(13)一侧,两者之间有间隔(b),扣止片(14)中央部位对称于结合片(13)的贯通孔(131)设置一开口(141),在该开口(141)两侧各设有一长形扣槽(142),在该长方形扣槽(142)上下两侧内壁面上,设有由外向内渐渐形成倾斜面的导引部(143),扣止片(14)外侧设有用以承放反光片(20)的限位槽(144)。
一反光片(20),其一面设有反光镜(21),另一侧面相对于扣止片(14)的长形扣槽(142)而设有至少2个凸榫(22),该凸榫(22)末端为呈园锥形的头部(221),与该头部(221)相衔接的为一直径小于头部直径的颈部(222),在凸榫(22)中央设有槽沟(223)。
上述脚踏(30)的一侧板(31)上设有2个用于连接上述结合片(13)的通孔(32)。
当欲将定趾器(10)装设在脚踏(30)之上时,先利用螺钉(40)自扣止片(14)中央部位的开口(141)处,穿过结合片(13)上的贯通孔(131)及脚踏(30)上的通孔(32)与脚踏(30)的侧板(31)内侧面的螺帽(41)相螺合,此处螺合操作可直接使用气动工具,很方便地就可螺合;定趾器(10)与脚踏(30)两者紧固结合后,将反光片(20)上的凸榫(21)头部(221)自扣止片(14)上的长形扣槽(142)中迫入,藉头部(221)呈园锥形及长方形扣槽(142)内侧面呈倾斜面的导引部(143)间的互相配合,可使头部(221)轻易地迫入扣止片(14)上的长形扣槽(142)并嵌卡在扣止片(14)与结合片(13)之间的间隔b中,从而使反光片(20)嵌卡在扣止片(14)之上,更因扣止片(14)上的限位槽(144)的限位,使反光片(20)没有掉落、不稳固的弊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25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任意变换成扭扭车、手推车、滑溜车之运动车
- 下一篇:超薄滤板滤框封闭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