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自行车前叉竖管无效
申请号: | 95222556.5 | 申请日: | 199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280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5-29 |
发明(设计)人: | 柳金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樱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结构 自行车 前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配件,尤其是一种改进结构的自行车前叉竖管。
公用的自行车前叉竖管如图1所示,先将前叉管3置于锻造机的模具内经过抽拉过程,整体成型后,该前叉管的骨干4分为上、下两段,骨干上段41供龙头把手承接人身双手操作用,下段42供分叉管连接固定用。骨干上段41管壁44较厚,而骨干下段42管壁较薄。接着再将上述前叉管3的骨干4放入另一模具中冲压,使该骨干的上、下段41、42呈90°转折角43,使该下段42处的管壁44有着较厚的内壁厚度,使其与前叉分叉管5结合时起着加强截面的作用。
按上述先抽拉再冲压成形的前叉管3,在结构上存在下述不足之处:
一、前叉管3的骨干4在骨干上、下段结合处呈90°转折角,容易形成金属热处理过程中的沉积、结构应力较差。
二、在90°转折角43处所形成的平面,在使用时仍然需要经过车削使其具有放置球塞环的平面,但经车削后,容易产生金属塑性变形之断裂,造成应力集中而破坏,因而产生对90°转折角43平面上放置球塞环是否能保持足够强度的疑虑。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自行车前叉竖管的改进结构,其中竖管管体本身无90°转折角,结构造型外缘曲线平滑顺畅,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从而使竖管坚固耐用,骑车人身安全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将竖管、轴环与前叉管焊接形成整体,使轴环套固处增加厚度而不削弱金属截面,提供较佳的强度,更具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结构的自行车前叉竖管,一空心竖管20下部套合轴环30,竖管外侧套置对称的前叉管26,其特征是:空心竖管20下端扩大管径形成颈部24以及使竖管管壁20与颈部24平滑过渡的推拔部22;轴环30焊接套设于前述竖管推拔部22处。轴环30内壁呈下薄往上渐厚的推拔斜面32,轴环30外侧形成阶梯状的凸台34。轴环30的推拔斜面32焊接套合在竖管20的推拔部22上,轴环30的外侧与竖管颈部24外径平齐焊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坚固,竖管强度增加,安全耐用,充分实现了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一、前叉竖管管体无90°弯角:金属管外缘曲线平滑过渡,不会造成应力集中,确保竖管20的坚固性及骑车人的安全。
二、前叉竖管20与轴环30及前叉管26整体焊接,在轴环30套固处厚度增加,提高了管径的强度,增加了安全性。
图1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参见图2:一空心竖管20,其下端管径扩大形成一推拔部22以及从推拔部向下延伸并继续扩大孔径的颈部24,且使所述颈部24及推拔部22的管壁厚度较上端的管壁厚度加厚,竖管下端外缘呈平滑曲线无转折弯角。
轴环30的内径与空心竖管20的外径配合,为了与上述竖管20的推拔部22配合,在轴环30内侧形成下薄往上渐厚的推拔斜面32,在轴环30的外侧顶部设有阶梯状的凸台34,且该轴环30与竖管20的颈部24外径相同。又该凸台34可以通过车削加工获得比较稳定的尺寸,以便为球塞环提供较大的固定面。
在组合时,将轴环30的推拔斜面32套合在竖管20的推拔部22上,使其与颈部24外径平齐,再将两前叉管26对称放置于轴环30的中下部。焊接轴环30、竖管20与前叉管26,使三者整体焊接在一起,并在轴环30顶部设置凸台34,将该凸台作为放置球塞环之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25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