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端口在线式抗干扰不间断电源无效
申请号: | 95222927.7 | 申请日: | 199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57419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安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安城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惠玲 |
地址: | 471039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口 在线 抗干扰 不间断电源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不间断电源装置,主要涉及的是一种四端口在线式抗干扰不间断电源。
在计算机等高档电子仪器、设备的应用中,不间断电源(UPS)已成为保证此类电器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因我国电网基础较差,相当一部分地区的电压昼夜波动很大,浪涌、尖峰、雷电等干扰也十分严重,普通的不间断电源(UPS)已不能适应需要。因此,广大用户迫切需要一种输入电压宽(稳压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的UPS。由于交流参数稳压器、稳压变压器(CVT)等谐振式交流稳压电源具有稳压范围宽(可达±45%)、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简单、可靠性极高等显著特点,所以人们利用它们做为核心元件制造出一种三端口不间断电源。以目前普遍采用的三端口不间断电源,(以CVT为例),其原理结构如图1所示(图2为CVT部分等效电路原理图):在核心元件部分CVT上有三个主绕组线圈:N1为市电输入Ui绕组(市电端口)、N2为逆变充电绕组(逆变端口)、N3为谐振输出绕组(输出端口),N1和N2绕组均绕在初级铁芯柱上形成紧耦合,N3绕在次级铁芯柱上。初、次级绕组之间由带气隙的磁分路铁芯F进行隔离,因而初、次级间是松耦合。磁分路铁芯F的作用相当于图2等效电路中的线性电感L0,它将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隔离开,当市电供电时,继电器J1闭合,Ui通过CVT直接输出一个净化、稳定的交流电压U0供给负载使用。此时,双向逆变器(SXNB)起整流作用,给蓄电池E充电,检测控制电路(JCCT)起监视市电情况并进行适当控制作用,逆变主电路元件这时处于后备工作状态。当市电停止供电时,检测控制电路起作用,断开继电器J1,由蓄电池E通过双向逆变器(SXNB)继续给CVT提供输入电源,经CVT稳压、滤波后输出给负载使用。由于N1和N2之间是紧耦合关系,当市电停止供电后,如果J1没有及时断开就将逆变器投入逆变工作状态的话,电网中的所有负载都将成为逆变器的负载,这时逆变器就会处于严重超载工作状态而导致功率器件的损坏,因此,必须等J1可靠断开后,才能使逆变器投入逆变工作状态。这时输出电压U0就有可能在切换过程中产生瞬间中断,此外,当逆变器投入工作后,输入、输出之间因串有一个大电感L0(图2所示),从而使得次级振荡电压U0由于L0的限流作用而需要几个以上的周期才能建立起来。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导致了三端口不间断电源UPS在切换过程中输出电压U0会有50-100ms的间断,所以不能进入在线式UPS的行列。对计算机而言,不允许电源有10ms以上的间断,否则会造成丢失数据,或损坏硬盘的后果。这样就使得此类三端口UPS在推广应用中受到了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输出电压U0在切换过程中无瞬间中断现象的四端口在线式抗干扰不间断电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是在现有三端口不间断电源UPS的设计基础上,增设辅助逆变绕组N4,辅助逆变绕组N4绕在次级铁芯柱上,并与谐振输出绕组N3形成紧耦合,在逆变充电绕组N2与辅助逆变绕组N4之间串接继电器开关J2、J3,同时在检测控制电路(JCCT)中相应设置继电器J2、J3。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次级铁芯上增设辅助逆变绕组N4,从而大大地改善了现有三端口UPS的缺陷,使得此类UPS进入了在线式UPS的行列,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极宽输入电压、抗干扰能力强的在线式UPS品种,满足了在恶劣电网条件下,计算机等高档电子设备的需要。由于采用了在切换过程中辅助逆变绕组工作的方法,直接向次级辅助逆变绕组馈送能量,从而消除了输出电压U0的瞬间中断现象。本实用新型与常规UPS性能相比如下:(以1KVA为例)
普通在线式UPS 三端口CVT式 四端口CVT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安城,未经张安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2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