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流式浓缩池无效
申请号: | 95223003.8 | 申请日: | 199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287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12 |
发明(设计)人: | 行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行兴国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田兰凤 |
地址: | 0426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流 浓缩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选矿工艺流程中尾矿浆液处理设施,具体涉及一种自流式矿浆浓缩池。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大型矿浆浓缩设备,主要是周边传动或中心传动的浓密机,这种传统设备消耗动力多、使用成本高,其刮泥装置及传动系统结构复杂,不适宜中、小型浓缩池使用。对于中、小型矿浆浓缩池现一般为耙式浓缩池,其上部为筒状,底部为锥形,通常锥体的倾斜角度为10°~20°,尾矿或杂物主要靠机动耙车耙至池中心出口处排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外加动力,尾矿或杂物能够自流排出池外的简易浓缩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自流式浓缩池的池体上部为圆筒状,底部为圆锥形,筒口内沿设置环形溢流槽及出水口,底部中心有排浆口,与排浆口连接的排浆管上依次装有备用闸门和排浆闸门,在备用闸门和排浆闸门之间的支管上装有注水闸门。为使浓缩后的矿浆顺利排入排出口,池体底部圆锥面的倾斜角θ为45°~60°,矿浆注入筒固定在池体顶部的过桥上,尾矿槽(管)经过桥伸进注入筒内。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自流式浓缩池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池体2、注入筒3、过桥4、尾矿槽(管)5、溢流槽6、出水口7、排出口8、排浆闸门9、注水闸门10、备用闸门11、排浆管12、隔筛
池体1上部为圆筒状,底部为圆锥形,在池体顶部设置过桥3,过桥3中心固定矿浆注入筒2,尾矿槽(管)4经过桥3伸进注入筒2内,尾矿或杂物经尾矿槽(管)、注入筒流入池底。为避免大块矿渣堵塞排出口7,在靠近锥底的排出口上设有隔筛12。排出口下部连接有排浆管11,排浆管上装有排浆闸门8和备用闸门10,注水闸门9设置在两闸门之间的支管上,当排出口发生堵塞时,可通过注水闸门9注水疏通。
池体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由钢板焊接成型。为减小摩擦,池体底部圆锥表面需作光滑处理,可涂刷环氧树脂涂层,亦可贴光面瓷砖。池底圆锥面的倾斜角θ为45°~60°,经试验,在此范围内排出效果均较为理想。在池体筒口内沿设有环形溢流槽5和出水口6,浆体浓缩后清水经此排出池外以供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加大了底部锥体的倾斜角,尾矿或杂物能够自流排出,排出的浆体中固形物可达60%以上。与传统的浓缩池相比,省掉了机动耙车,降低了使用成本,具有结构简单、节能、省力、浓缩比大、投资少等优点,该结构适用于1000M3以下的小型浓缩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行兴国,未经行兴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30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敏电阻器
- 下一篇:具有美化及警示效果的衣服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