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空间光催化空气净化机无效
申请号: | 95223245.6 | 申请日: | 1995-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3061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霖;席婵娟;张剑秋;金振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34 | 分类号: | B01D53/3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兰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晓佳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光催化 空气净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空间光催化空气净化机,该机是集光催化法、物理法于一体的消除空气中有害物质的装置。
大型光催化空气净化机装载相应的光催化剂后,可有效地用于化工、冶炼、造纸等高污染场所,也可以用于医院、会议厅及影剧院、歌舞厅等大空间的空气净化处理,同时还可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ZL91232342.6叙述了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器与反应管之间设置一个吸附器,反应管中紫外灯管位于被压制成波纹状后卷成筒形的催化床的轴线位置,适合在小空间内除去有害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空间光催化空气净化机,具有处理量大,效率高,功能全,既能有效光解消除有害污染气体,又能通过静电集尘除去颗粒状尘埃。
本实用新型结构是污染空气由进风口吸入净化机,经导流板通过高压静电集尘板,再经亚高效过滤层,前吸附层,光催化反应装置,后吸附层由出口排入空间,获得已净化的清洁空气。
净化机由静电集尘板、亚高效过滤层、前吸附层、紫外灯管、催化剂、后吸附层、抽风机、控制面板、外壳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紫外灯管设置在反应装置中心轴线位置,催化剂担载在玻璃纤维上并均匀疏松地填充在紫外灯管周围。
光催化反应装置由紫外灯管及催化剂组成,设置一个金属网罩壳将担载有催化剂的玻璃纤维固定。这种填充式催化床,不仅有利于提高有害气体的光化学转化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而且气阻小,处理量大,便于更换催化剂。
本实用新型的静电集尘板由若干组平行铝板组成,它能除去颗粒状尘埃,静电集尘板也易于装卸和清洗。
亚高效过滤层以及前、后吸附层的作用除除尘外并可通过吸附脱除油雾、烟雾等不易分解的气体物质,填充式光催化剂易于装卸和更换,静电集尘板易于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亚高效过滤层由聚醋酸乙酯静电纸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前、后吸附层由活性炭纤维组成。
为了防止出口入气体短路、出口气体直冲反弹及适应大空间、大回流风场的要求,净化机采用负压式双风道抽风系统,入口设计为正、侧两面进风,净化机前面面板上开有两个进风口并延伸到侧面。在顶面对称位置开有两个出风口,出口气流与垂直方向成25°角斜向射出。
本发明的光源采用滤长为200—280nm的紫外光,不仅可激发催化反应,而且可有效地杀灭空气中的病毒、细菌。
本发明采用双风道抽风机,处理量大,效率高。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地描述:
图1为大空间光催化空气净化机的结构示意图。污染空气经离心式抽风机7抽入净化机,空气中的机械浮尘由静电集尘板1及亚高效过滤层2除去,空气中的油雾、烟雾等不易光催化分解的其它有害气体经过前吸附层3和反吸附层6于以脱除,有害气体通光催化反应装置光解脱除。其它部件为紫外灯管-4、催化剂-5、气体出口8、控制面板9、把手10、外壳11、气体入口12、万向轮13、高压静电发生器14、导流板15。
图2为大空间光催化空气净化机侧剖结构示意图。导风板16、阴极杆17、风道18、叶片19、吸风口20、反应装置21,其它部件编号如图1。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大空间光催化空气净化机,在光催化反应床上涂有40克光催化剂,光源与风机的总功耗为50W,在200立方米左右的密闭空间光照运转1小时后,房间内几种典型有害气体的光解率分别为:H2S:96%,NH3:94.1%,SO2:87.0%,NOx:82.7%,CO:75%。臭氧浓度不高于大气中背景浓度、噪音为50分贝。杀菌率为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32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泄漏阀门
- 下一篇:机动车人工智能防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