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自行车辅助轮的组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5223307.X | 申请日: | 199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235928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9-25 |
发明(设计)人: | 方木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郁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1/12 | 分类号: | B62H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自行车 辅助 组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自行车,尤指一种便于组装、拆卸的设计,而可节省组装时间的儿童自行车辅助轮的组合结构。
为使初学或较矮小的儿童在骑自行车时不致倾倒,一般儿童自行车均会在后轮两侧加设辅助轮,待儿童略为长高且技术较熟练后再将辅助轮取下,而一般在商店内展示的自行车并不一定均会先将辅助轮组装好,而视顾客的需求再行组装,又,目前所见的装设方式如图4及图5所示,辅助轮A是利用其支撑架A1挂设于自行车B的后轮毂B1轴心上,为使支撑架A1不因自行车的晃动而脱落,均会将支撑架A1组于挡泥板支架B2及后座支架B3内部,再以螺帽B4螺固,而问题亦随之产生。
由于为防止辅助轮A的支撑架A1脱落,需将其组于挡泥板支架B2及后座支架B3内部,换言之,每次组装或拆卸辅助轮A时均需先行拆下挡泥板支架B2与后座支架B3,造成装、卸时极大不便;再者,虽然一般自行车自制造商处运至销售点时均未组装而是分解的盒装方式运送,此是指大型自行车而言,若为小型儿童自行车,则会先行组装好后再运送,若在组装时便一并将辅助轮A装好,便又另衍生运送时占用空间的弊端,若因此而留待运至销售处时再行组装,则又将重复前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自行车辅助轮的组合结构,使其辅助轮的组装及拆卸均为便利,而可节省操作时间,避免时间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儿童自行车辅助轮的组合结构,包含一自行车骨架及二辅助轮支撑架,其特征在于:
自行车骨架的后轮轴孔前方处固设一固定座,该固定座为内空且底端设一插入口,该插入口上方具有一缺口,固定座外部固设一弹片,该弹片成形一卡钩,而卡钩伸阻于缺口内;辅助轮支撑架顶端冲压形成一能插入固定座内的插接段,插接段底缘则凹设一配合卡钩形状的卡槽;辅助轮支撑架顶端的插接段插入固定座内,弹片的卡钩则钩掣于插接段的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儿童自行车辅助轮的组合结构,其中所述固定座的位置亦可置于不影响后轮轴的运动及辅助轮功效的后轮轴孔的后方处。
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或拆卸辅助轮时,便无需考虑挡泥板及后座支架问题,操作上甚为简便而无需动用任何辅助工具,与习见设计相比,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及便利性。
下面结合实例说明:
(一)图式部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
图3是图2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习用品的组合图。
图5为图4的局部剖视图。
(二)图号说明:
(1) 自行车骨架 (11) 后叉
(111) 后轮轴孔 (12) 固定座
(121) 插入口 (122) 缺口
(1 3) 弹片 (131) 抵掣面
(132) 卡钩 (2) 辅助轮支撑架
(21) 辅助轮 (22) 插接段
(221) 卡槽 (A) 辅助轮
(A1) 支撑架 (B) 自行车
(B1) 后轮毂 (B2) 挡泥板支架
(B3) 后座支架
请参阅图1,(由于本新型是针对辅助轮部分做的改良,故仅绘出自行车的相关构件,其余不予赘述)本实用新型儿童自行车辅助轮的组合结构,其包含一自行车骨架1及辅助轮支撑架2,其中:
自行车骨架1在后叉11的后轮轴孔111前方处以焊固方式固设一固定座12,该固定座12为内空,其底端并开设一插入口121,该插入口121的上方则成型一缺口122,另于固定座12的外部固设一弹片13,该弹片13底端向内弯折形成一具有抵掣面131的卡钩132,并令该卡钩132伸阻于固定座12的缺口122内;
辅助轮支撑架2是一L型杆体,水平段末端组设辅助轮21,而垂直段顶端经冲压而形成一可插入固定座12内的插接段22,该插接段22底缘则凹设一配合卡钩132形状的卡槽221。
组合时如图2所示,直接取辅助轮支撑架2顶端的插接段22插入自行车骨架1的固定座12内,并以弹片13的卡钩132钩掣于插接段22的卡槽221内,用卡钩132的抵掣面131抵于卡槽221内,使辅助轮支撑架2不致脱出,(如图3所示)。
再者,本新型的固定座12的位置并非一定需设置于后轮轴孔111前方,亦可设于后轮轴孔111的后方,亦即,在不影响轴心运动及辅助轮发挥辅助功效的前提下,固定座12可设置于后轮轴孔111的前、后方处皆为可行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郁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郁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33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屉滑轨装置
- 下一篇:小型四轮拖拉机多速动力输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