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铸机二段式射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23688.5 | 申请日: | 1995-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24497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15 |
发明(设计)人: | 傅有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00 | 分类号: | B22D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机 二段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压铸机,特别是指一种压铸机二段式射料装置。
已有技术的压铸机射料系统的进料装置主要是利用单个压缸下压射料及上推进料工作,而在进料过程中,由于射料口并未封闭,空气即随压缸上推的吸力随料吸入压缸内,此时当压缸下压射料时,料中即含有空气,而须作排气的工作,否则将于铸件表面形成气孔而产生次品。
鉴于已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射料不产生气孔和自动校正排气行程的压铸机二段式射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一较小口径的射料缸、一较大口径的射料缸及感应控制装置构成,当模具合模后,借助较小口径的射料缸首先动作将小量液态金属料推至额颈部分以使额颈液面上方管内的空气先行排出,随后较大口径射料缸动作以将模腔所需的较大量的料射入模腔内,所述较小口径射料缸的行程由液面与感应控制装置配合控制。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其优点是通过控制装置可有效控制小口径射料缸在压铸时排出混入的空气,从而消除铸件内的气孔,以保证铸件的质量。
现通过一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正常状态时剖视图。
图2是图1实施例在排气完成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3是图1实施例射料完成状态时的剖视图。
现请参照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一本体1,所述本体1置于熔锅内,其中央切有一槽11,在所述槽内容纳液态金属料,并使二侧形成较高的平面,槽11设有较小口径的小射料缸12及较大口径的大进料缸13,所述小、大射料缸12、13均设有进料管路14使液态金属料可进入各进料缸内,其底端均设有管路121、131以连通射料管路17,本体1前端设有喷嘴固定口15以设置喷嘴16,喷嘴固定口15连接有一射料管路17,该射料管路17分别与小、大射料缸12、13底端管路121、131相连接,小射料缸12与大射料缸13内均设有活塞122、132,所述活塞122、132上方连杆各以夹具211、221连结设于上方的压缸21、22的活塞杆212、222,压缸21、22藉助自动控制回路的控制而作上下位移,从而实现射料和进料,所述小射料缸12的夹具211上另连结有一向下的探棒213,探棒213具有一微动开关SW1,并连结至感应控制装置3。由于所述感应控制装置3为已有技术,在此不予以具体说明。当模具4合模要射料时(参照图1),小射料缸活塞122向下压,而将少量的液态金属料自缸中顺管路121及射料管路17推至本体额颈18部分,使额颈18液面W以上的管内空气先行排出,完成慢速排气动作(参照图2),小射料缸12的行程随液面W的高低而自动校正,即当连接于夹具211的探棒213碰到液面时,压缸21便停止下降,故小射料缸12的射料量(即排气量)可随液面的高低而自动校正。当小射料缸12停顿时,大射料缸活塞132即向下压,将模具4内所需的较大量液态金属料由大射料缸13经管路131和射料管路17而射入模具4中,即完成二段式射料动作(参看图3),最后二压缸21、22再上升回复原始状态(即附图1),液态金属料则可由进料管路14进入各射料缸12、13中,再接着下一循环动作。
以上只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熟悉本技术的人根据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所述的结构特点可作出种种的等效结构变化,这些都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36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