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机车整体两瓣平搭口汽缸涨圈无效
申请号: | 95223860.8 | 申请日: | 199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2460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29 |
发明(设计)人: | 马俊友;高海庆;李学印;史有功;姚重江;董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路分局磁山机务段 |
主分类号: | B61C1/00 | 分类号: | B61C1/00;F01B31/26 |
代理公司: | 铁道部科技情报所铁路专利咨询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曾晓芒 |
地址: | 0563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机车 整体 两瓣平搭口 汽缸 | ||
本实用新型蒸汽机车整体两瓣平搭口汽缸涨圈,适用于铁路蒸汽机车,安装在其汽缸鞲鞴轮上,以防止新蒸汽未作功前向外泄漏,属铁路机车部件。
目前,我国铁路蒸汽机车的汽缸涨圈均采用三瓣分解组装结构,即一道圈为主瓣沿园环过中心点等分成6段,还有两道圈为截面相同的副瓣分别沿园环过中心点等分成7段,且每段的两端均为平面,装入鞲鞴轮涨圈槽内的这种三瓣分解式涨圈,不仅涨圈主、副瓣的合口多,且每个涨圈的合口呈直口形式,从合口处形成数个贯通的蒸汽泄漏通路,因此汽缸汽密质量长期低于铁道部部颁标准,影响了机车热效率的发挥,造成人力、物力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结构涨圈存在着蒸汽泄漏严重的缺点,设计一种能防止新蒸汽未作功前外泄,提高蒸汽机车热效率的易于加工的汽缸涨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专利号为93202077.1专利中,汽缸涨圈合口为上下平搭口式的专利技术,并设计每个园环形涨圈1只有1个平搭式合口4,在园环形涨圈1的外沿外侧面有突出的小边3,在园环形涨圈1的内侧面下部有弹簧槽2,两个这种结构的园环形涨圈内侧面相对置于汽缸鞲鞴轮涨圈槽7内,此时小边3卡在涨圈槽7的外顶面,在弹簧槽2内设有弹簧8,涨圈1靠弹簧8和自身的弹力与汽缸壁密贴,涨圈按等级修制,涨圈外径D分20级,级差1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主要优点是采用平搭式合口、截面相同、结构对称的整体两瓣涨圈,能有效防止新蒸汽在作功时的泄漏,汽缸汽密较部标平均提高111.7%,节煤节水,省人力,效益显著,且本涨圈加工工艺简单,易推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1个平搭式合口园环形涨圈正视图;
图2为上述涨圈A视图;
图3为整体两瓣平搭口涨圈安装在鞲鞴轮涨圈槽内的剖视图,其中箭头所示为蒸汽流向,A、B各表示一个涨圈。
图中1-园环形涨圈,2-弹簧槽,3-小边,4-上下平搭式合口,5-合口间隙,6-鞲鞴轮,7-鞲鞴轮涨圈槽,8-弹簧,d-涨圈内径,D-涨圈外径,c-涨圈截面总宽度,b-涨圈装入涨圈槽内的宽度,h-涨圈截面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涨圈1外沿外侧面的小边3为5×5mm2,弹簧槽2宽5.5mm,深10+0.20mm,槽顶园弧为R5.5mm,上下平搭式合口4搭口长16+0.20mm,初装合口间隙不大于3mm,园环形涨圈1按等级修制,涨圈外径D分20级,级差1mm。对称地装在鞲鞴轮涨圈槽7内的两个园环形涨圈为同一等级,在汽缸内鞲鞴轮6两侧给汽、排汽交替进行,推动鞲鞴往复运动。当一侧给汽时,新蒸汽进入涨圈A与汽缸壁间的外合口处,被搭口平面及涨圈B的侧面挡住(见图3),由于蒸汽压强较大,难免有微量蒸汽从涨圈A与涨圈槽7的侧面间隙挤进涨圈与鞲鞴轮槽底的空间,这些微量蒸汽却又被涨圈B的内合口处搭口平面、涨圈A的侧面及涨圈槽7的侧面挡住,则取得在一个涨圈槽内由两瓣涨圈分别两次阻挡了新蒸汽泄漏通路的明显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路分局磁山机务段,未经石家庄铁路分局磁山机务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38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