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埋敷设过渡管段无效
申请号: | 95224704.6 | 申请日: | 1995-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4238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放;崔跃建;荣长海;王秋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跃建;陈放;荣长海 |
主分类号: | F16L1/00 | 分类号: | F16L1/00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徐兆光 |
地址: | 15001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敷设 过渡 管段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埋敷设供热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温度等于或超过120℃的高温蒸汽、高温热水管道直埋敷设过渡管段。
目前,国内外直埋技术的发展已有60多年的历史。三十年代前苏联最初采用泥煤保温材料,40年代又改用浇灌泡沫混凝土作为直埋管道保温材料。实践证明这些保温材料吸水率大,直埋管道腐蚀严重,因此直埋管道技术局限性很大,仅仅适用于地下水位低、土质干燥且无腐蚀的地区。随着高分子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50年代初美国、丹麦和加拿大等国的各大公司着手研制保温管即“管中管”技术,此种预制保温管系采用聚氨脂泡沫塑料作保温材料,以高密度聚乙烯作保温管外壳。此种保温管可用于地下水位高、土壤潮湿地区,从而使管道直埋技术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国内在50年代管径采用过浇灌泡沫混凝土的管道直埋敷设方式,在70年代初期北京市热力公司开始研究采用沥青珍珠岩保温的热力管道直埋技术,1977年北京市煤气热力设计院等单位对用沥青珍珠岩保温材料的直埋热力管道进行了无补偿直埋敷设试验,取得很大成绩。80年代我国出现两种新型保温结构预制保温管:一类是天津大学根据国外经验研制的保温结构为“氰聚塑”型式预制保温管;一类是引进国外生产线生产的“管中管”型式预制保温管。前者由钢管、防腐层、保温层、保护层四部分组成,其中钢管采用无缝或螺旋焊接管,防腐层是在钢管外表面涂一层氰凝,保温层采用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保护层采用玻璃钢或高密度聚乙烯管。另外,还有采用“管中管”预制保温管,其由钢管、导线、保温层和保护层等四部分组成,上述技术均为成熟的技术,适应120℃以下的热水管道直埋敷设,但对超过120℃以上时,由于有机防水保温材料聚氨脂耐温受到限制,因此不适合120℃以上高温敷设,否则易发生变形破坏,吸收外表水份,水膨胀后使全线破裂管网发生事故。近期人们又研制了“塑套钢”高温直埋管,该技术的保温管结构由内钢管、内层无机复合保温材料、外层聚氨脂泡沫塑料、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组成,其中:
(1)内钢管:常用为无缝钢管、螺旋焊缝管,尺寸为50~700;
(2)内层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耐温600℃以下,即硅酸盐类复合保温,但与内钢管相连时应加一层耐高温衬里以保证保温材料与内钢管脱开,减小摩擦力;
(3)外层有机保温材料即聚氨脂硬泡沫塑料耐温120℃以下;
(4)外保护层:高密度聚乙烯塑料。
“塑套钢”方案节点密封技术比较复杂,现场处理较难,如补口处、补偿器处、疏水处、固定支架、弯头等处均需特殊处理,方可保证整个管道的正常运行。此方案不只是造价高、塑料焊接工艺不完善、质保体系、检测手段均需进一步完善、另外大口径塑料管生产厂家生产有困难。最后介绍一种是“钢套钢”直埋方案,它的组成是内钢管、硬、软质保温材料、支撑环、外钢管、防腐层等。其中:
(1)内钢管,采用无缝钢管或螺旋缝钢管,尺寸为50~800;
(2)保温材料,内层为软质保温材料如泡棉、岩棉、矿棉等,外层为珍珠岩瓦块等硬质保温材料;
(3)支撑环,主要在内外管间起“力桥”及“隔热桥”作用,主要作用是保护管间保温层,减小摩擦阻力;
(4)外钢管,一般采用螺旋缝卷制钢管,DN200~DN1200;
(5)外防腐采用HD环氧煤沥青加强防腐,特殊地段采用阴极保护。
“钢套钢”方案节点密封相对“塑套钢”而言较易处理。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为常规方法,技术成熟,但造价也较高。寿命比“塑套钢”长,如腐蚀按每年0.1mm,一般中口径供热管壁厚在6mm以上,考虑其它因素综合影响,寿命可达50年以上。
总之,现有技术中对高温蒸汽管道直埋技术,特别是大口径、长距离蒸汽管道的直埋技术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尚不成熟,为此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实现高温管道低温敷设,完全取消内钢管充满高温介质的管道补偿器,减少固定支架数量,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周期,适合高温蒸汽、高温热水“钢套钢”、“塑套钢”,直埋敷设的各地区、各单位的各种工况、各种管径的直埋敷设过渡管段。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方式予以实现的:一种直埋敷设过渡管段,其特征在于:是由工质进口侧密封过渡套、渐扩套、补偿器、渐缩套、工质出口侧密封过渡套及保温防护部分组成,这里保温防护部分主要起保温、防腐及保证内部管件正常工作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跃建;陈放;荣长海,未经崔跃建;陈放;荣长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47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