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气罐头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5225189.2 申请日: 1995-10-31
公开(公告)号: CN2252014Y 公开(公告)日: 1997-04-16
发明(设计)人: 俞文国 申请(专利权)人: 俞文国
主分类号: A62B21/00 分类号: A62B2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0003 浙江省杭***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氧气 罐头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氧气罐头,是一种简易的一次性的化学制氧装置,可为病人急救、治疗和保健提供呼吸用氧。

目前,急救、治疗和保健的呼吸用氧,大都来自高压氧气钢瓶,或是把高压氧气钢瓶中的氧,充入小型钢瓶或橡胶枕头中使用,它们的氧气来源离不开高压深冷的空气分离设备。近几年,国内外新开发了几种小型的制氧设备,如分子筛吸附法空气分离式的、电化学法的,体积虽比高压深冷空气分离设备小得多,但仍离不开电源,更无法便携。化学法制氧已有悠久的历史,我国自80年代起出现了几十项装置的专利,如87 2145 36、88 20 50 12、89 20 40 66、89 20 91 96、89 20 46 37、8921 86 03、90 20 20 97、91 20 39 92、91 20 16 51、91 20 05 56、91 20 68 76、92 24 32 94、93 20 30 31、93 23 29 46、94 20 05  30和94 21 83 80等。并在北京、天津等地陆续有商品出现。化学制氧装置与其它制氧装置比较,有许多优点,主要是设备投资少、小型、轻便、安全和氧气纯度高。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每次制氧前需添加水、制氧剂和催化剂,用后设备需清洗,携带和急救仍有不便,有时还要延误急救时间。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类似罐头饮料的一次性制氧装置,只要在插上吸氧管的同时,稍用力一压即开始产氧,携带外出或急救都很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氧气罐头的塑料外壳中,装有制氧液和块状催化剂,通常情况下它们是靠隔离膜隔开的。氧气罐头的盖子上,有一个氧气出口。需要吸氧时,把一根吸氧管插入氧气出口中,同时稍加压力,使制氧液与催化剂之间的隔离膜破裂,催化剂落入制氧液中即刻开始产氧,所产生的氧气经吸管导入鼻中供病人呼吸用。

由于采用上述分案,使用时无需添加水、制氧剂和催化剂,携带外出或急救都很方便,更不会延误急救时间。

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二是吸氧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 2.盖子 3.波纹圈 4.氧气出口 5.活性炭粒6.筛孔 7.上接头 8.催化剂 9.下接头 10.制氧液 11.制氧液瓶 12.不于胶商标 13.隔离膜 14.鼻塞 15.软管 16.插入头 17.向下延伸的管子 18.制氧液瓶

外壳(1)与盖子(2)用塑料制成,最好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它们之间用螺纹或粘接剂连接,保证不漏气。盖子上有波纹圈(3),波纹圈的中央有一个向内凹进的氧气出口(4)。盖子内部中央,与氧气出口连接的是一段向下延伸的管子(17),管子内装有活性炭粒(5)。筛孔(6)与上接头(7)是一体的塑料件,可以粘接在向下延伸的管子上,上接头的下端略大,可以松动的放进一块圆柱形催化剂(8),它是用活性二氧化锰粘土与水拌和成型,烧结成多孔块状,这块催化剂是靠下接头(9)托住的。制氧液(10)装在一个洽好能放入外壳中的制氧液瓶(11)中,制氧液可用15-20%的过氧化氢,加入少量缓冲剂配成。下接头洽好像塞子一样塞住制氧液瓶口(18),使制氧液不会溢出。下接头的中间,有一个隔离膜(13)托住催化剂不致落入制氧液中。为防止灰尘,氧气出口上贴有一张不干胶商标(12)。吸氧管是一根软管(15),一端接有鼻塞(14),另一端接有插入头(16)组成,需要吸氧时,先揭开不干胶商标,把吸氧管的插入头插入氧气出口中,此时稍用点压力,由于盖子上有波纹圈存在,通过催化剂使下接头上的隔离膜压破,催化剂落入制氧液中即开始产氧。吸氧者手持氧气罐头,把吸氧管上的鼻塞塞入鼻孔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氧液中分解出来的氧气,经过活性炭粒净化后向吸氧者提供纯净的氧气,吸氧时不要把氧气罐头横放或倒置,以免液体进入吸氧管。当制氧液中不再产生气泡,产氧结束。需要连续吸氧时,可继续打开另一个氧气罐头;需要增加吸氧量时,可同时使用两个或几个氧气罐头。

一个体积为320毫升的氧气罐头,重约200克,可产氧5升,持续时间5-10分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文国,未经俞文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51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