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吹泡枪玩具无效
申请号: | 95225203.1 | 申请日: | 199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496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清城 |
主分类号: | A63H33/28 | 分类号: | A63H3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佩璋 |
地址: | 台湾省嘉义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泡枪 玩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特别涉及吹泡枪玩具。
小孩常玩的吹泡玩具不外乎以一只弹簧圈附上一根空心杆以及盛装有泡泡液的罐子所构成。玩时以弹簧圈沾附罐内的泡泡液再吹送,在使用上相当麻烦又不安全。例如:小孩容易因吹力太大而误食;每次吹泡时均需蘸一次泡泡液,因此相当不便,并且如蘸得太多又会使泡泡液滴得满地,不仅浪费而且易于因滴落的泡泡液而被滑倒;玩时须用两手分别握持罐子及吹杆;故相当不方便,又易于因走动而溢出或打翻;玩的时间很短,无法满足孩童的需要;使用时须以嘴部吹送,更导致防孩童嘴部酸麻又不卫生。上述这种缺点长久以来一直为生产者及消费者所困扰。虽有人曾设计出枪形泡泡机,但只有枪体的外形,而其使用方式仍是一种吸蘸方式,因此,仍需每次吹都要蘸取,与早先的吹泡玩具大同小异,因此,相当不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泡枪玩具,该玩具在吹泡时无须每次蘸泡泡液,并可将多余的泡泡液予以回收,不致浪费,使用方便,玩时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玩时不会发生误食和安全性能的吹泡枪玩具。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泡泡液打翻的、并可以单手连续或间断发泡的吹泡枪玩具。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的吹泡枪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达成的:提供一种吹泡枪玩具,该吹泡枪玩具由可拆卸的枪体和可放置泡泡液的匣体所组成,在枪体下方设有具隔扳的嵌合体,在所述嵌合体的一侧设有一个透孔,所述匣体为中空长方体,其上方适可嵌入嵌合体下方固定,在其上方与透孔对应的一侧设有二个纵槽孔,在所述的纵槽之间形成弹性体,在所述弹性体中央凸设有嵌凸,枪体前方设有内叶片和外叶片,在内叶片上方设有经泵的送水软管,而在其外叶片下方设有回收软管,二根软臂底端均穿过隔扳延伸于嵌合体内,枪体内设有内仓,其中设有送水泵和供吹气的风扇马达,在所述枪体下方设有扳机,在所述扳机上侧设有朝上的与导片相作用的接触杆,导片与电池一端相连,在导片及扳机顶端之间设有弹簧。通过扳机扣压,使枪体前方的内、外叶片处自动连续或间断地吹泡及回流收集泡泡液,从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完全达到了。
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效果。小孩玩时,不仅不会吹入口中,而且一次充填泡泡液可长时间玩耍;可避免泡泡液浪费及蘸吹的麻烦;安全而卫生;不需两手同时拿罐及吹杆,又可避免打翻及污染地面或手部;可作连续或间断吹泡。因此能提高玩耍趣味,颇受孩童欢迎。
以下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以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功效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剖面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发射泡泡及实施情况图。
标号说明如下:
1枪体、10内仓、100风扇马达、101泵、11内叶片、12外叶片、13软管、14软管、15嵌合部、13软管、14软管、15嵌合部、151透孔、152隔扳、16扳机、161接触杆、162弹簧、163导片、164电池、2匣体、20泡泡液、21缺口槽、211弹性体、22嵌凸、3泡泡。
参照附图1、2、3,本实用新型由可拆卸的枪体1和可放置泡泡液20的匣体2所组成,在枪体1下方设有具隔扳152的嵌合体15,在该嵌合体的一侧上设有一个透孔151,所述匣体2为中空长方体,其上方适可嵌入嵌合体下方固定,在所述匣体2上方与透孔151对应的一侧设有二个缺口纵槽21,在所述缺口纵槽之间形成弹性体211,在该弹性体211中央凸设有一个嵌凸22。匣体2内可以放置大量的泡泡液20,以便以长时间的连续或间断方式送出泡泡3,而隔扳152扳则可防止泡泡液20流入枪体1内部。
枪体1的前方设有内叶片11、外叶片12,分别用于泡泡液的送出和回收,在内叶片11上方和外叶片12下方分别设有经过泵101送水的软管13以及直接延伸至匣体2内的回收软管14,而经过泵的送水软管13则同样延伸至匣体2的泡泡液中,在枪体1的内部设有内仓10,以便使泡泡3能够由枪体1前端吹送,内仓10内设有泵101及风扇马达100,在枪体1下方设有扳机16,以便控制喷吹的启动和停止,在扳机16上侧设有朝上的与导片163相作用的接触杆161,导片163与电池164一端相连,在导片163及扳机16顶端之间设有弹簧1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清城,未经刘清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5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