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抛煤机锅炉的燃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25657.6 | 申请日: | 199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23350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军;何琪;王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三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1/16 | 分类号: | F23B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01 宁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煤机 锅炉 燃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煤机锅炉的燃烧装置。
在已有的技术中抛煤机锅炉由于着火引燃容易,一般均为开式炉膛。这种结构的燃烧装置炉膛出口正对着抛煤机,火焰流程短,细煤和挥发份不能充分燃烧,排出的烟气中飞灰量大,飞灰中含碳量高,化学和飞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大。原始排尘浓度高,环保效果差,热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抛媒机锅炉的、环保效果好、燃烧充分、热效率高的燃烧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抛煤机锅炉的燃烧装置,包括前炉墙、炉顶、后炉墙和侧墙围成的炉膛和炉膛底部的炉排及前炉墙外部的抛煤机,其特征在于:
A.炉膛内设置一倾斜炉拱,炉拱的低端与后炉墙连接,炉拱的高端在近前炉墙的方向,其与前炉墙之间的空间构成烟气通道,炉拱的最低部位高于抛煤机抛煤抛物线的相应高度,炉拱的长度大于1/2的炉膛深度。
B.在炉膛内炉拱的上部有一个平行于炉墙的矮墙,矮墙的顶部与炉顶之间的空间构成烟气进入旋转燃烧室的进口通道,矮墙的内侧与炉拱的顶面、炉顶、后炉墙及旋转燃烧筒构成旋转燃烧室,其旋转燃烧筒的一端与烟气出口侧的旋转燃烧室侧墙连接。
如上所述的燃烧装置,运行时,抛煤机将煤经炉拱下面抛向炉排的空间,在炉排上燃烧,热烟气经过炉拱的蓄热和引导,温度提高且流动路程加长,使细煤和挥发份尽量充分燃烧。然后,烟气经烟气通道,再经过矮墙与炉顶之间的旋转燃烧室进口通道,以高的速度进入旋转燃烧室,在旋转燃烧室壁面及旋转燃烧筒的作用下,烟气在旋转燃烧室内按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流动,在旋转的过程中,烟气中的可燃成份及碳粒子继续燃烧,而飞灰则在旋转中靠离心力作用分离沉降下来,净化的热烟气由旋转燃烧筒的内孔流向锅炉换热区。经过上述旋转燃烧流出的热烟气其飞灰量和飞灰的含碳量大为降低,完全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环保要求。由于烟气中的可燃烧物充分燃烧,使锅炉的热效率得到了提高。
如上所述的抛煤机锅炉的燃烧装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其中:图1是结构示意图。图2是B-B剖面图。
图中:(1)是前炉墙,(2)是炉顶,(3)是后炉墙,(4)是旋转燃烧筒,(5)是炉拱,(6)是炉排,(7)是抛煤机,(8)是烟气通道,(9)是矮墙,(10)是旋转燃烧室进口通道,(11)是炉侧墙,(12)是旋转燃烧室侧墙,(13)是旋转燃烧筒(4)的烟气出口。
图中:A是炉膛深度。
实施例中所述的矮墙(9)的顶部与炉顶(3)构成的旋转燃烧室进口通道(10)的截面积保证该截面烟速在10-20米/秒时效果更佳。
实施例中所述的旋转燃烧筒(4)是由耐热材料制成的圆筒,圆筒的内径保证烟速小于40米/秒,圆筒的长度大于100毫米时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三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夏三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5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