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线声能电话机无效
申请号: | 95226175.8 | 申请日: | 199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47904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19 |
发明(设计)人: | 戴良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良羽 |
主分类号: | H04M1/00 | 分类号: | H04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丕达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西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线 电话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线声能电话机,它不依靠外部电源,利用人们通话时的声音作为能源的一种有线通讯工具,属于电话机类。
有线声能电话机由信号发生器,受、送话器、外壳及电路主要部件组成。信号发生器用以呼叫对方,可产生1000-2500HZ的音频信号。受、送话器是可逆的,接收对方的呼叫信号和通话时的送、受话。用两条金属线连接两部电话即可相互呼叫通话,使用导线截面为1.5mm2,电阻率为10-8Ω.M(20℃)通讯电线,最大通讯距离可达25KM,通过声能电话交换台可建立6-30门声能电话通讯网络。
目前,有线电话通讯有磁石式电话机,这种电话机除了电话手柄,受话器和电玲外,还必须配有手摇发电机和供通话时用的电池。两部磁石电话用金属线连接,摇动发电机,另一端电话铃响起来,自备电池作为通话时的电源,双方就可以通话
共电式电话机是在磁石式电话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磁石式电话机不同点是;取消了每部电话通话时的电池,改由交换台的公用电池统一供电,去掉了手摇发电机,改由交换台的信号装置代替。
1896年美国人爱立克森发明了旋转拔号盘装到共电电话机上,使电话线中的电流产生断续,形成直流脉冲,用直流脉冲的个数控制交换台选择器的动作步数,接到被叫用户的电话线路,完成交换功能。这就是自动电话。
60年代未出现了按键式全电子电话其特点是用按键盘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取代机械式旋转拨号盘,用集成电路代替混合线圈,配合采用新的电声器件作为送、受话器,用音调振铃集成电路和电声转换器件取代极化交流振铃
至目前已有了将拔号,通话、振铃三种功能做在一起的集成电路上的电话机;叫程控电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设计一种电话机,不用任何外部电源,而利用说话时的声音作为通话时的能源。由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电流信号来代替拔号或按键所产生的电流信号,振铃由送、受话器代替。用两根金属线连接即可相互呼叫通话。通过声能电话交换台可使6-30门电话机相互呼叫通话,建立起独立的通讯网络。最大通讯距离能达25公里。
本实用新型是由这样实现的:
1.有线声能电话机是由受话器1、手柄下壳2、手柄上壳4、呼叫信号发生器5、送话器8组成,受话器1安装在手柄下壳的上部,送话器(8)安装在手柄下壳上部,收音罩(7)装在送话器(8)上,信号发生器安装在手柄上壳(4)的下部,用螺钉把上壳和下壳联接成一个手柄话机。
2.受话器和送话器的构造:壳体14中有一磁腔17,永久磁铁16放在磁腔17上面,磁通片18安装在永久磁铁16上面,线圈13安装在磁通片周围,压环11把各件固定住,护罩10罩在壳体14上面,壳体内有两个接线片9,金属线接在接片9上;送话器的构造与受话器的构造相同,收音罩安装在送话器8上使声音更加清楚。
3.信号发生器的构造:旋转手轮21与齿轮33柄部固定,双联齿轮32两件装在壳体23中,双联齿轮的小齿轮与齿轮33啮合,双联齿轮的大齿轮与中心齿轮22啮合,定子38对称放在壳体24中,定子两端安装永久磁铁25,间隙由钢片垫入使之两定子固紧,转子39和齿轮22过盈配合在中心轴27上,轴的两内端用中心孔和齿轮齿孔中心支承。
本实用新型附图:
图1为有线声能电话机外形图。
图2为有线声能电话机的送话器左侧视图
图3为有线声能电话机的送话器A-A断面剖视图。
图4为有线声能电话机的声能发生器B-B断面剖视图。
图5为有线声能电话机的声能发生器的左侧视图。
图6为有线声能电话机的齿轮增速机构传动示意图。
图7为有线声能电话机的定子零件正视图。
图8为有线声能电话机的定子零件左侧视图。
图9为有线声能电话机的转子零件正视图。
图10为有线声能电话机的转子零件左侧视图。
图11至图14为有线声能电话机的信号发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5为有线声能电话机的电路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途述:
图1所示,有线声能电话机主要由:
1受话器、2电话手柄下壳、3固定螺钉、4电话手柄下壳、5呼叫信号发生器、6话绳及话绳出口、7收音罩8送话器主要部件构成。
受话器1安装在手柄下壳上部,送话器安装在手柄下壳上部,收音罩7装在送话器8上,声能发生器安装在手柄上壳4的下部,用螺钉3把下壳和上壳联接成一个手柄话机。
图2、图3所示为受话器和送话器的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良羽,未经戴良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6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热管原油加热炉
- 下一篇:摄录像机、照明灯一体化密封镍镉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