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双绕组交流接触器无效
申请号: | 95227005.6 | 申请日: | 1995-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25179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进;朱江兰;王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进 |
主分类号: | H01H50/44 | 分类号: | H01H50/44;H01H47/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谢志鸿 |
地址: | 530015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绕组 交流 接触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节能双绕组交流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具有抗电冲击性强、可供频繁操作的特性,它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可靠性、耗电、噪声等是影响交流接触器性能的技术关键。常见的节能型交流接触器及其工作方式有:
①交流吸合,机械闭锁或磁保持闭锁节电运行,停电时需外附加装置控制或人工操作复位;
②交流或整流吸合,直流保持节电运行,交流控制时触点延迟释放,直流控制时易产生感应高压;
③交流或整流吸合,变压器降压整流保持节电运行,降压控制、整流保持附加电路复杂。
已知ZL91213996.X公开一种采用节电消声线圈改进交流接触器的方案。该电路中两只同相串联的线圈必须经过接触器的常闭触头和常开触头的顺序转换控制,实现节电运行,但被占用触点多,线圈转换时存在有失磁或短路现象等不安全因素。
实践表明,这些类型的节能交流接触器因电路、结构、工作方式较为复杂,影响了使用寿命。尤其是在交流接触器的整流、直流保持运行方式中,电磁兼容性差,整流脉冲窜入供电线路的传导噪声危害更甚于交流接触器的机械噪声,必须采取缓冲滤波措施才能消除污染,这不但增加了电路成本,又导致可靠性下降。所以在生产实践中,传统的交流接触器产品及工作方式仍占主导地位,耗电大的现象依然存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简单、可靠、噪声小的节能双绕组交流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交流接触器的线包框架上绕制两组不同匝数的绕组,其中匝数多的为吸持绕组,匝数少的为起动绕组,双绕组的一对同相端并联引出构成公共端,而另两端则分别引出与接触器常闭触头相接,交流控制电源跨接在吸持绕组及公共端之间。接触器吸合动作后,常闭触头断开起动绕组,吸持绕组只保持较小的吸持电流,至使耗电降低,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小容量节能双绕组交流接触器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大容量节能双绕组交流接触器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反向绕线双绕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同向绕线双绕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现以图1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UK为外接交流控制电源、T1为吸持绕组,T2为起动绕组、JD为接触器常闭触头,双绕组匝数T1>T2。当UK接通供电时,接触器在吸合动作初期,JD闭合使T1和T2同相并联,吸合电流同相叠加,吸力增大;在吸合动作末期,JD断开使T2退出,吸合电流骤然减少,吸力减小,但由于有初期吸力的惯性作用,其合力促使接触器衔铁吸合到位,因设计选定的T1小吸持电流所产生的吸持力大于接触器此时的反斥力,接触器仍然保持着吸持状态。而以单绕组T0参数设计的传统交流接触器,受交流电磁特性的限制,吸力特性和反力特性在吸持阶段是很难协调的,吸合电压、电流大,吸合动作可靠,但吸持电流也大,耗电多;吸合电压、电流小,吸持电流也相应减小,耗电少,但吸合动作不可靠,在临界状态时接触器衔铁抖动或触头熔焊烧毁,这也是传统交流接触器工作中机械噪声的主要来源和多发性故障。本实用新型采用同相并联双绕组的上述工作方式却使接触器的吸力特性和反力特性在吸持阶段得到了良好的配合,只要合理选择的双绕组匝数,满足T1>T0>T2这一条件,线径符合工作电流、线包框架要求,由T1、T2、JD电路结构组成的双绕组交流接触器就能够实现节能、降噪、高可靠性工作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进,未经王晓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7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烹饪调料过滤存放亭
- 下一篇:钢塑板的Z型桁条成型焊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