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消烟除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27374.8 | 申请日: | 199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4038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太根;李旺根;张保;李艳萍;李莉萍;李根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太根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F23J15/00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田兰凤 |
地址: | 03002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燃烧生成物的净化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消烟除尘装置。
随着现代工业和城乡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种锅炉、燃烧加热炉通过其烟囱将大量的烟尘排入大气,其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如SO2、CO2、CO等。烟囱虽然较高,但尘粒和有害气体最终还是飘落到烟囱周围的生活空间,造成大气污染,威胁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尽管许多烟囱设置了除尘装置,但是不能去除有害气体,烟尘排放仍然不符合环保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彻底净化烟尘的自动消烟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自动消烟除尘装置是由烟尘净化室、烟气净化室、烟气吸附室组成。烟尘净化室是一个上部呈圆锥台形,下部呈方形的中空体,中空体上部设置至少一层带有烟气孔的凹形除尘板,下部设置装有闸板的集灰斗。在烟尘净化室下部一侧壁还设置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烟道,该烟道顶端距离下层除尘板300~1000mm。为使烟气得到进一步净化,除去其中的有害气体,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与烟尘净化室连通的烟气净化室和烟气吸附室,烟气净化室和烟气吸附室通过管道与烟尘净化室依次连通,在烟气净化室的管道进口处装有引风机。
工作时,燃烧烟气从烟道进入烟尘净化室,在外部引风机的抽吸作用下上行,依次通过除尘板,其中的绝大多数烟尘微粒被除尘板阻挡,落入下部集灰斗。经过烟尘净化室的烟气由引风机加压通过管道进入烟气净化室。烟气净化室为一密闭容器,上端有加液口,内装有Ca(OH)2溶液烟气中的CO2和SO2与Ca(OH)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CO3和CaSO3沉淀,烟气中剩余的少量尘粒也沉降在了溶液底部,至此,烟气中有害的CO2、SO2和尘粒被清除掉,沉淀物从容器底部排出。烟气净化室容器的数量可根据烟尘中有害气体的具体含量设定。通过烟气净化室的气体经管道进入吸附室,其中的CO与少量其它有害气体被吸附室内的活性炭吸附,从吸附室排入大气的即为完全净化的无污染气体,烟尘排放物则可根据需要综合利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除尘除烟工艺简单、效果明显,不仅能彻底防治环境污染,而且还能利用烟尘排放物,是一种能综合处理烟尘的环保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该装置由烟尘净化室5、烟气净化室10、烟气吸附室9组成,并通过管道8依次连接,引风机11设置在烟气净化室的入口管道上。烟尘净化室上部设置有三层凹形除尘板3,除尘板上布有烟气孔4,其中心为100~300mm大孔,周围均布20~60mm小孔,除尘板的层数还可根据烟尘含量设定。烟尘净化室下部设置有集灰斗13,集灰斗上装有控制闸板14。在每层除尘板上设置了备用烟尘冲洗水管12,以防止除尘板上积灰而定期进行冲洗。在每层除尘板上的烟尘净化室侧壁设置有检修入孔2,设备检修时用以排除故障。通往烟气净化室的管道与纵向检修梯7相固定,纵向检修梯与每层检修入孔之间连有横向检修梯1。烟道6底部内侧设置有清灰门15,外侧与备用引风机16连通,该烟道顶端距第三层除尘板500~8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太根,未经李太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73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