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上游艺机推进器无效
申请号: | 95227560.0 | 申请日: | 1995-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5476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5-28 |
发明(设计)人: | 黎本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本海 |
主分类号: | A63G3/00 | 分类号: | A63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上 游艺机 推进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游艺机,特别是一种水上游艺机推进器。
现有技术中的水上游艺机转动式推进器如附图1所示,三片桨叶1均固定在芯轴23上,并沿圆周均布,水平面位于芯轴23中心线附近,转动芯轴23,位于下半周的桨叶1进行排水工作,而圆周方向周而复始运动的桨叶1只有在处于铅垂线方向的刹那间,其排水量才是最大的,因此其推进效率极低,当其作为两座两人蹬踩的游艺机推进器时,所能产生的推进力极小,游艺机前进很困难,稍遇上小波浪,就无法控制船只,只好随波飘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推进效率较高,所产生的推进力较大的水上游艺机推进器,这种推进器适应于人工蹬踩以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水上游艺机推进器,具有桨叶和可循环运动的载体,载体由履带和带轮组成,桨叶和履带铰接,一种使桨叶保持铅垂角度的支承杆两端分别与履带和桨叶联接。
这样,在整个带轮的间距范围内,桨叶的排水效率都是最佳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支承杆最好一端与履带铰接,另一端则以孤形面与桨叶表面接触,并通过限位在桨叶腰圆槽中的螺钉与桨叶联接。
载体最好由两列等长的履带并排而成,相对分布的带轮通过一根芯轴联接,桨叶横跨于两列履带上。
履带最好是一种橡胶带。四块桨叶在履带环周上均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排水效率高,所产生的推进力较大,只要与其所作用的水之间有相对运动,即具推进力,适于在浅水地带使用,容易实现由人工蹬踩以驱动。
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转动式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附图4是表示履带、桨叶和支承杆三者联接形式的放大示意图。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进一步的描述。最佳实施例:
参照附图2,水上游艺机推进器,由桨叶1、可循环运动的载体2以及支承杆3等组成,载体2由履带21、带轮22和芯轴23等组成,桨叶1与履带21铰接,四片桨叶1沿履带21周长上均布。
参照附图3,载体2由两列等长的履带结构并排而成,相对分布的带轮22通过一根芯轴23联接,将蹬板结构或将动力机与芯轴23联接,即可实现以人力蹬踩或以机器动力以驱动桨叶运动。
参照附图4,一种使桨叶1保持铅垂角度的支承杆3一端与履带21铰接,另一端以孤形面与桨叶1表面接触,并通过限位在桨叶1腰圆槽11中的螺钉4与桨叶1联接,螺钉4尾端与支承杆3固接。履带21是一种橡胶带。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本海,未经黎本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7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路遥控火灾自动报警器
- 下一篇:直管形节能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