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臭氧净水灭菌器无效
申请号: | 95227794.8 | 申请日: | 199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25728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7-02 |
发明(设计)人: | 秦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彪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3012***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净水 灭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通于自来水阀门,利用臭氧生成臭氧水的净水器。
人们洗涤物品时,为了清除表面上的病毒细菌,常常用化学洗涤剂,这样虽然能有效消除表面上的病毒细菌,但表面上会残留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过多地用洗涤剂对皮肤有伤害,还有用化学洗涤剂时,需要大量的水清洗,被冲下的化学洗涤剂,又增加了下水道的污染。
目前有不少种自来水净水器,它们基本上都是采用活性碳或分子筛之类的吸附过滤材料来净化水,达到灭菌消毒作用,提高水的质量,但这些净水器净化后的水本身,不具有灭菌消毒能力,还有由于过滤芯有使用寿命问题,必须经常更换,操作使用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净水灭菌器,它直接连通于自来水阀门,流出的水不仅进行过灭菌消毒处理,水本身还具有强灭菌消毒能力,并且灭菌后不留任何残留物,不存在灭菌使用寿命问题,操作方便,节水,降低下水道的污染。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利用空气高压电晕放电法制造臭氧,再将臭氧溶解于水中,来消灭水中的病毒细菌,并生成具有极强氧化灭菌能力的臭氧水。其能构组成包括有:软管进水接口、射流孔、引射腔、混合填料、出水口、臭氧管、电路部分、外壳。使用时,用软管将臭氧净水灭菌器与自来水阀门连通,打开阀门,自来水进入臭氧净水灭菌器,经射流孔,进入引射腔,再通过装有混合填料的混合溶解段,从出水口流出。由于自来水有压力,自来水经射流孔形成速度很高的射流,撞击到混合填料,产生强烈的扰动,在引射腔内引射产生负压,引射腔有与臭氧管相通的通气孔,则由臭氧管产生的含臭氧空气被吸入引射腔,与自来水混合。混合段内的混合填料作用是增大水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和时间,强化臭氧充分地被水吸收溶解,生成含臭氧的水溶液。臭氧管采用同心管式,其结构征是:由臭氧外管和臭氧管内芯构成,臭氧管内芯插在臭氧外管内,臭氧外管和臭氧管内芯之间留有间隙,产生臭氧的电晕放电就在该间隙发生。
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灭菌性能,经臭氧处理后的水,水质清新,不含任何杂菌的饮用水。臭氧易溶于水,其溶解度为氧气的10倍,臭氧溶解于水形成的臭氧水具有极强的表面杀菌作用,数秒内杀灭细菌,消毒速度比其它灭菌消毒剂快千倍,并且没有任何残留物,非常适用于洗涤灭菌消毒、保鲜、脱色除臭。由于臭氧水本身具有灭菌能力,用于洗涤时,不仅可节约用水,还减少了下水道的污染。臭氧在水中的分解速度非常快,因而臭氧水必须随产随用。本实用新型是直接连通自来水阀门,可随时连续不断产生臭氧水,操作方便。臭氧是用空气中的氧经电晕放电方法制备的,避免了现净水器,采用吸附过滤的方法,过滤芯使用寿命短,必须经常更换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臭氧净水灭菌器的特征剖面图。
见图1,外壳2将各部件都罩在里面,只有软管进水接口1和出水口5伸出,这样防止水浅入机内,特别要防止水进入臭氧管6内;射流孔9流通面积很小,一般可以取直径为3mm的孔,射流孔9与引射腔10构成突扩形结构;混合填料4的结构形式有许多种,比如有:网形结构、多孔板结构、蜂窝形结构;电路部分3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为臭氧管6提供高压交流电,二是控制臭氧管工作,保证当有自来水流通时,臭氧管开始工作,当自来水关闭时,臭氧管停止工作。
由于电晕放电制造臭氧的效率极低,供给电晕的电能绝大部分变成热能,如果不采取冷却措施,臭氧管6的温度将不断升高,这样将大大地降低净臭氧产量。有两种冷却措施,一是臭氧管内芯8通水冷却方法,如图1所示,臭氧管内芯8是通孔管,工作时,有水从中流过,这样就起着冷却作用,另一措施是,臭氧外管7冷却方法,将臭氧外管7外壁与通水管构为一体,比如用树脂胶将臭氧管6与通水管封为一体,这样热量可以从臭氧外管7传到通水管,再被水带走。当然综合以上两种措施,同时采用,冷却效果更好。
臭氧管6的结构形式有两种:一是臭氧外管采用介电材料管,外表面有导电层,臭氧管内芯可以是金属材料,或外表面有导电层的介电材料;另一种是臭氧管内芯采用介电材料管,内表面有导电层,臭氧外管可以是金属管,或内表面有导电层的介电材料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彪,未经秦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77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速断高压跌落式开关熔丝自动换丝装置
- 下一篇:四合一棋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