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增压泵无效
申请号: | 95227901.0 | 申请日: | 1995-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4463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08 |
发明(设计)人: | 古春林;古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春林 |
主分类号: | F04D3/00 | 分类号: | F04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92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增压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尤其是一种管道增压泵。
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管道增压泵为以叶轮、导叶为抽吸单元并用拉条或螺栓连接在一起。这样连接的缺点是:导叶的流道难以精加工,水泵径向尺寸大,且叶轮、导叶的间隙及每一组叶轮、导叶的间隙难以直观调整,对泵的提水效率造成很大影响,安装拆卸维修均很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及拆卸方便、导叶的流道可以精加工、水泵径向尺寸小、并可以根据需要直观调节叶轮、导叶间隙的管道增压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叶轮、导叶相互叠加装在传动轴上且在其外套装有为一直筒的泵体。
泵体筒壁及电机筒壁与连接架的连接均为螺纹连接。出水节与泵体筒壁及进水节与电机筒壁的连接均为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叶轮、导叶可相互叠加套装在传动轴上,其外套的泵筒为一直筒,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对导叶流道进行精加工,可以很方便地调节叶轮、导叶间的间隙,而且相当直观;
2.泵体筒壁与连接架及出水节、电机筒壁与连接架及进水节均为螺纹连接,使整个泵即美观且安装拆卸方便,连接效果也很好;
3.叶轮导叶外缘仅套有一直筒内壁,因此不必做成叶轮、导叶的支持套,极大地缩小了整个水泵的径向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电机10通过联轴器8连接一传动轴3,连接架7支持电机机体和每一组单元的叶轮5和导叶4,每一单元的叶轮、导叶相互叠加套装在传动轴上,并在传动轴上通过螺母将每一组单元的叶轮轴向固定住。叶轮、导叶外缘套有一泵体内壁6,叶轮与传动轴是通过健实现径向固定的(图中健未示出)。本实施例中为三组单元的叶轮和导叶,也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在叶轮、导叶外套装有一直筒泵体2,该泵体与连接架及出水节1均为螺纹连接。叶轮、导叶间的间隙通过轴套可实现直观可调。电机筒壁9与连接架及进水节12也为螺纹连接。电机下方有座在进水节上的底托11。泵体内壁薄,因此可以缩小泵的径向尺寸。螺纹连接可实现方便地进行安装和拆卸,也使得所使用的直筒泵体很美观。可以对导叶流道进行精加工,增加水泵效率。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与水泵相同,水从进水节进入,在电机轴作用下,叶轮旋转,水被抽上去,经导叶导向,到达出水节,再通过管道把水送至目的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春林,未经古春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7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