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车无效
申请号: | 95228669.6 | 申请日: | 199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443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08 |
发明(设计)人: | 郑世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世隆 |
主分类号: | A47B31/02 | 分类号: | A47B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西城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深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茶用具,特别是一种摆放茶具用的茶车。
饮茶、品茗一直为中国人所喜爱,因为茶叶经过开水的冲泡便会散发出阵阵浓郁的香味,让人闻了不但心神气爽,而且也足以让人流连其间而忘返,所以,泡茶成了人们体闲谈天的一种方式。
谈到茶,通常需要一个大桌,小桌,大桌上放着茶盘、若干茶杯、零食,茶盘上放有茶碗,茶碗内放有茶壶,茶盘内还放有茶缸,小桌上放有壶器供煮水用,提供饮茶用水,但这种大桌、小桌组合的茶桌,存在以下缺点:
1、需要准备的东西较多,包括大桌、小桌等,费时、占用空间大;
2、装开水的壶器离茶碗尚有一段距离,泡茶时一不小心,容易打翻茶壶或烫伤皮肤等。
于是,有一种针对以上缺点进行的茶车出现,即:在茶车的一侧放有茶盘、茶碗、茶壶以及茶缸,而另一侧则放有炉具,炉具上摆放壶器,在炉具下方放有煤气罐,利用煤气为燃料来煮沸壶内的水,这种茶车虽然可改善壶器离茶碗尚有一段距离而造成烫伤的缺点,但由于茶车的空间狭小,如果需要饮茶就显得拥挤,使用不方便。因此,往往需要另外准备一张大桌,显然已往的缺点仍然未得到有效克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车,该茶车使用方便,具有收合功能,不占空间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茶车主体,茶车主体的一侧的上方位置上装有若干弯折片;辅助桌,辅助桌上设有若干孔,辅助桌与弯折片螺合,辅助桌还与支撑架螺合;还包括固设在支撑架下段的横杆,横杆孔上有一孔,孔内卡一固定杆;支撑架下端设有滚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图1的组装图(使用时);
图3:图1的组装图(收合时);
图4a:已有茶车结构示意图;
图4b:与图4a配套使用的桌子示意图;
图5a:饮茶用大桌示意图;
图5b:与图5a配套使用的小桌示意图。
见图1、图2,在茶车主体1一侧的上方位置装有若于弯折片10,12为辅助桌,呈长方体,长方体上面的适当位置设有若干孔121,其中一部分孔用于与弯折片螺合,另一部分孔用于与支撑架14螺合;支撑架14呈冂字形,其上方适当位置上固定有二个螺杆141,用螺合辅助桌12,在支撑架14的下段固定一横杆142,横杆上设一孔145,该孔供固定杆16卡掣定位;支撑架下端部分别装有滚轮144,便于配合茶车移动,固定杆16是一长杆体,用于支撑辅助桌。
茶车1一侧下段适当位置设有多个V形体18,V形体与横杆142上的孔145是为了使固定杆16能够卡掣定位而设定的。另外,V形体在桌子收合时,供放置固定杆16用,茶车1一侧弯折片10的稍下方设有S形环20,供收合时放置支撑架14用。
图3中,固定杆16插在V形体18内;支撑架14摆放在S形环20内;辅助桌12翻折后覆盖在茶车1的上面。
图4a中,茶车1的一侧放有茶盘2、茶碗3、茶壶4及一个茶缸5,茶车的另一侧放有炉具6,炉具上放一壶器7,在炉具的下方放一煤气罐8,以煤气为燃料煮沸壶器内的水。9为饮茶用大桌(图4b)。
图5a、b中,A为大桌,B小桌,大桌上放有茶盘C、若干个茶杯D及一些零食E,茶盘内放有一个茶碗F、茶壶G及茶缸H,小桌B是利用壶器1煮水。
本实用新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辅助桌作为饮茶的地方,使茶车结构紧凑,泡茶、饮茶为一体,使用方便,而且使用后可以将辅助桌收合,不占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世隆,未经郑世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8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力康乐球
- 下一篇:可利用剩余血液的鼓泡式氧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