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自行车后支架无效
申请号: | 95228857.5 | 申请日: | 199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6412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08 |
发明(设计)人: | 姜振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振旭 |
主分类号: | B62H1/02 | 分类号: | B62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 自行车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自行车,而主要是指一种专用于变速自行车的后支架。
本实用新型前,变速自行车因有后变速轮及拨链器机构,使现有形式的自行车后支架不能安装,而只能安装偏支架,故而使变速车停放时只能偏支,停放不稳,特别不适应接送小孩及载物。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填补变速自行车无后支架的空白,提供一种新型专用于变速车的后支架,使变速车停放时正支立,提供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它由左、右支架板(1),与之铰连的后支架(9),支架锁定板(13)及弹簧(12)构成,支架板(1)成弧形直拐状,水平部分的下边缘处设后轴孔(2),上边缘处有固定孔(3),前端局部有水平及斜向弧形外凸(4)及(5),竖向部分上部设弹簧挂柄(11),与板面相垂直有前、后折边(6)和(7),前折边下边缘处有锁定孔(8);锁定板(13)顶端成尖爪状(15),中部为U形卡板(14),下端斜向外撑。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左、右各一块固定支架板(1),成弧形直拐状,通过支架轴(10)与后支架(9)铰连;支架板(1)水平部分的下边缘处设后轴孔(2),可套于后轴上,其上边缘处有固定孔(3),用于与车叉后端固定,支架板(1)前端有一段水平向的弧形外凸(4),及一段斜向弧形外凸(5),安装后可与车后水平车叉及斜后车叉的末端相吻合,卡于其上,起固定作用。支架板(1)的竖向部分,前后各有一段向内的折边(6)及(7),与板面垂直,分别起支架(9)支立状态和弹起状态时的限位作用,支架板(1)竖向部分的上部设弹簧挂柄(11),右弹簧(12)挂于挂柄(11)及锁定板挂钩(17)上,左弹簧(12)挂于挂柄(11)及左支架弹簧挂钩(18)上,右支架(即支架右腿)设锁定板(13),通过轴(16)与支架铰连,锁定板(13)其顶端成尖爪状(15),当支架支立锁定状态时,尖爪(15)卡于前折边下边缘锁定孔(8)内,锁定板中部为U形卡板,可与右支架卡合,锁定板下端成斜向外撑状,以利对锁定板的操作。安装时,将车轴外紧螺丝退出,将后支架的轴孔(2)套于后轴上,将支架板(1)前端的弧形外凸部分(4)和(5),分别卡于车后水平车叉及斜后车叉的末端,将固定孔(3)与车架后端固定孔及后车瓦支撑条用螺丝固紧,再上紧后轴外螺丝即可。因本新型后支架其支架板(1)成弧形直拐状,且后轴孔(2)设于支架板的下边缘,故使支架板(1)及后支架(9)可避开车后轮变速机构,互不影响,使安装后支架成为可能。
该后支架设计合理,安装方便,成本与目前非变速自行车的后支架接近,填补了变速车无后支架的空白,克服了变速车无后支架带来功能上的不足,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振旭,未经姜振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88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储水器
- 下一篇:一种运行皮带拉伸状态的无损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