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接线盒无效
申请号: | 95228909.1 | 申请日: | 199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240788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20 |
发明(设计)人: | 严世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世铮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接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组件,尤其是用于导线延长、交叉的快速接线盒。
目前,在我国电子行业中,对于导线的连接一般采用以螺钉来锁定电线的压接式连接,这种接线方式要借助相应的工具方能完成接线过程,且接线速度慢,还常出现螺丝脱落,遗失或滑牙等现象,影响正常工作,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这种接线方式其接线角的螺钉长期暴露在外,不小心还有触电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接线时安全可靠,不易脱落,接拆线方便快捷、可靠性极好的,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的快速接线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脱线压块,导线压片、弹簧卡片、上下外壳构成。导线压片位于脱线压块之下、弹簧卡片之上,它们均位于上下外壳内。导线压片比脱线压块及弹簧卡片窄,脱线压块呈“”型,脱线压块的两个角直接作用于弹簧卡片上,导线压片的中间开有放线槽,弹簧卡片的顶端靠弹力紧紧顶住导线压片的下方,导线压片的上方由上外壳压住,弹簧卡片的下端由下外壳支撑,在下外壳壁面上与放线槽相对的位置处开有接线插孔,脱线压块上方对应的上外壳处开有脱线压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接、拆线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可加工成直线型、T型、双排型等多种形式的接线盒,可广泛适用于各种场合的安装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线型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图为主视图,b图为A-A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T型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图为主视图,b图为B-B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排型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图为主视图,b图为C-C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弹簧卡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图为主视图,b图为侧视图。
图5为直线型接线盒的导线压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图为主视图,b图为侧视图,c图为俯视图。
图6为T型接线盒的导线压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图为主视图,b图为侧视图。
图7为双排型接线盒的导线压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图为主视图,b图为侧视图,c图为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1为脱线压块、2为导线压片、2-1为放线槽、3为弹簧卡片、4为下外壳、4-1为接线插孔、5为上外壳、5-1为脱线压孔。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脱线压快1、导线压片2、弹簧卡片3、下外壳4和上外壳5构成。导线压片2位于脱线压块1之下,弹簧卡片3之上,它们均位于上下外壳4、5组成的盒内;导线压片2比脱线压块1和弹簧卡片3窄;脱线压块呈“”型,它的两个支角直接作用在弹簧卡片3上,导线压片2的中间开有放线槽2-1,弹簧卡片3的顶端靠弹力紧紧顶住导线压片2的下方,导线压片2的上方由上外壳5压住,弹簧卡片3的下端由下外壳4支撑;在下外壳4壁面上对应于放线槽2-1的位置处开有接线插孔4-1,脱线压块1上方的上外壳开有相应的脱线压孔5-1。导线压片2和弹簧卡片3为导电体,弹簧卡片3采用弹性强,硬度好的材料制成,其结构如图4所示。脱线压块为绝缘体。接线时只需将剥去外层绝缘层的导线从接线插孔4-1插入即可。拆线时,只要揿压脱线压块1,即可方便地取出导线,既安全可靠,又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根据需要可制成如图1至图3所示的直线型、T型、双排型及其它多种结构型式。无论何种结构,均是以直线型为基础,加以扩展及延伸。直线型、T型、双排型快速接线盒中的导线压片2的结构分别如图5-图7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世铮,未经严世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89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三倍压脉冲电源
- 下一篇:旋转振动式多用途风送喂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