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拔罐无效
申请号: | 95229903.8 | 申请日: | 1995-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267797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19 |
发明(设计)人: | 邵阿福;詹强;王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乐清市神健保健用品厂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由吸罐、橡胶接头、真空枪组成的拔罐。
罐疗法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一直深受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青睐,古人有“针灸拔罐、病好一半”之说,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较具体地论述了拔罐疗法。传统的火罐拔罐虽然治疗效果比较好,但由于使用不方便且易摔碎,难以广泛推广应用。水罐也存在同样的缺陷。而目前常用的抽气罐,由于存在结构不合理或选材问题,密封性差,影响了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拔罐,它治疗效果好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易摔碎。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拔罐,由吸罐、橡胶接头、真空枪组成。利用抽气方法,其原理是将吸罐顶端刚性活塞向上提一下,通过橡胶接头将吸罐与真空枪连接,在拔罐时,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真空,产生的吸拔力使人体毛孔开启,将人体内的邪气、毒血、恶物吸拔出体外,使邪气得排、毒血得泄、恶物得除,并结合拔罐的温热刺激,从而达到温通经络、祛除邪毒、活血止痛、去腐生新的作用,使人体各种机能活动恢复正常。
这种真空拔罐比火罐拔罐方法更安全,使用简单且不易摔碎,与火罐、水罐等其它疗法相比,具有见效快、不受条件限制、易学易懂等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积极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1是本实施例的正面部分剖视图。
本实施例包括吸罐(1)、橡胶接头(2)、和真空枪三部份。真空枪包括气筒(6)、拉柄(3)、弹簧(5)、抽气活塞(7)、橡胶圈(8)和手柄(4)。手柄(4)下部成圆筒形,圆筒中间有通孔,圆筒壁有内螺纹。拉柄(3)末端有外螺纹。抽气活塞(7)头成锥形,中间凹进去的位置嵌入橡胶圈(8),轴向有内螺纹,一边面上有若干针孔均匀分布。气筒(6)一端成外螺纹,底部为锥形孔成真空枪的嘴。拉柄(3)套入手柄(4)下部圆筒通孔中,套入弹簧(5)、拧紧抽气活塞(7)、套入气筒(6)与手柄(4)螺纹相接,构成一把真空枪。这种真空枪只用一只手就可提拉拉柄(3)进行抽气,且抽气效果好。杯形的吸罐(1)的材质为无毒透明工程塑料,利于在治疗时抽气程度的观察。吸罐(1)的顶端压成管式,管一端在罐内,一端在罐外成台形,从里到外一部分内径大于另一部分内径。刚性活塞(9)压成一端为锥形,中间有一个台肩,一端为帽状。橡胶密封塞(10)中间通孔,通孔的内径逐渐减小最后成针孔,恰好与刚性活塞(9)配合。将刚性活塞(9)和橡胶密封塞(10)从里到外依次压入吸罐(1)顶端的管内。橡胶接头(2)成二头套接,比一头固定一头套接密封性好。真空拔罐不使用时,三个部分相脱离,分别各就各位放置在包装盒里。使用时,先将刚性活塞(9)向上提,橡胶接头(2)将吸罐(1)和真空枪相接,用力提拉拉柄(3),就可在吸罐(1)内产生负压。由于拔罐各部件之间装配无缝隙,连接紧密,抽气三次后静置10分钟,真空度无明显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乐清市神健保健用品厂,未经浙江省乐清市神健保健用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99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