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自动排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30381.7 | 申请日: | 1995-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209762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11 |
发明(设计)人: | 高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佩斌 |
主分类号: | F22B37/54 | 分类号: | F22B37/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7022 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自动 排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锅炉,特别是用于工业蒸汽锅炉的一种自动排污装置。
工业蒸汽锅炉在运行过程中,随着水的不断蒸发,锅炉水中所溶解的无机矿物质被逐渐浓缩,如不及时地将这些浓缩物排除锅外,将造成锅炉受热面结垢和腐蚀,不仅缩短锅炉使用寿命,而且还会导致锅炉爆管事故,危及锅炉的安全运行。为此,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必须根据锅炉水质的变化,当水中溶解固形物超过规定标准值(国家标准规定值为2500-5000mg/L)时,将一部分炉水排放掉,并同时补充新水,使水质达到标准,此过程,即所谓的锅炉排污。
长期以来,锅炉排污均采用人工方法,通过人工对锅炉水质进行取样化验,当化验指标超过规定标准值时,人工开启锅炉的排污阀,放掉一部分锅炉水,同时对锅炉补水,使炉水水质改善,达到标准要求。一般的小型锅炉,排污水直接放入地沟,其携带的热量不回收;对大型锅炉,由于排污水水量较大,为了回收一部分热量,一般是将排污水导入一扩容器中,经降压分解,将其中的蒸汽送锅炉除氧器,剩下的高温水通过面式换热器加热锅炉给水。人工排污的缺点,一是能源浪费大,如上所述,小型锅炉对排污热量不回收,热能白白浪费;大型锅炉,靠以上方法虽能回收一部分热能,但极有限,充其量热能回收率不超过50%。二是人工排污方式要配备专门的取样冷却器,要在设计锅炉房时设置专门的排污和热能回收系统,这些设备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投资高,锅炉运行中还要安排专门的人力。三是人工排污,只能间断进行,排污量靠人估计,很难保证排污精确,排污过量,会造成能源和水的浪费;欠排又对锅炉不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人工排污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造价低,排污精度高,热能回收率高的自动化排污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炉自动排污装置由关闭时仍有微量泄漏的电磁阀、换热器和控制器构成。其中电磁阀是锅炉排污执行机构,接在换热器的排污水进水管上;换热器为排污水热能回收装置,由其将排污水热量传给锅炉给水;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它由置于换热器排污水出水管中的电导率传感器和电子开关电路组成,它采用反映炉水中溶解固形物浓度大小的炉水电导率为控制信号,由电导率传感器进行检测后经过电子开关电路转换成开关控制量对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因电导率传感器不宜直接置于锅炉的高温炉水中,而其检测值又必须能随时反映炉水电导率的变化情况,故在该装置中将其置于水温较低(40℃以下)的换热器排污水出水管中,同时采用在关闭状态时仍保持有微量泄漏(可在制做阀门时开设微小的漏孔)的电磁阀,这样,在电磁阀关闭后,锅炉实际上并非完全停止排污,而是保持微量的连续排污状态,换热器排污水出水管中的水与锅炉水仍是联通的,故此时传感器测得的电导率与炉水的电导率是一致的,当其达到设定的上限值时,控制器自动开启电磁阀进行排污,直到电导率降至设定的下限值时,控制器自动关闭阀门,从而实现排污的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锅炉自动排污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仅0.4-2平方米(不同规格大小不同),即使用于老式锅炉改造,亦不用扩大锅炉房面积,整个装置造价三万元左右,不及人工排污所需的取样冷却器、扩容器等设备投资的一半;利用控制器随时自动控制电磁阀排污,响应速度快,时间短,其排污精度可达100μs,是人工间断排污无法比拟的;排污水和锅炉给水通过换热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可使排污水热能回收率达到85-90%,间接地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进行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图2为沿图1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佩斌,未经高佩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0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脑双面打印可直接邮寄信函的装置
- 下一篇:任意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