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地震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95230640.9 | 申请日: | 199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18932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秀实 |
主分类号: | G01V1/16 | 分类号: | G01V1/16 |
代理公司: | 抚顺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哲 |
地址: | 113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地震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报警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家用地震报警器。
地震不能准确预报,但是发生地震时,一般总是由小震开始逐渐加强到大地震。这个过渡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在小震发生时即有所警觉,迅速采取措施,如钻入床下、桌子下等处躲避,可以有效的减少伤亡,这已经由实践证明确实可行。
已有的地震报警器是采用垂直摆动接点来接通电路发出报警的。有接点就容易氧化、积尘等,易引起动作失灵;垂直摆动接点结构在使用时不易恰当定位放置,麻烦费时,可靠程度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敏可靠、小巧轻便、适合家用的地震报警器。
家用地震报警器由地震波拾震器和声光报警电子电路组成,电子电路包括信号放大整形器、双稳触发电路、声音控制电路、亮灯控制电路、音响发生电路和电源。地震波拾震器是一个机电传感器,其电信号输出接入到放大整形器的输入端,放大整形器的输出再经过双稳触发电路接入到声音控制电路和亮灯控制电路,声音控制电路通过一个晶体管开关接音响发生电路,亮灯控制电路接发光二极管。电源的正极通过一个开关接入晶体管开关。
地震波拾震器由压电陶瓷片、软弹簧、重球,套筒、引出线和外壳构成。其中重球由软单簧连接在外壳上、悬置于套筒中,静止时与套筒不接触;套筒为一空心圆柱体,其下端与压电陶瓷片固定连接,压电陶瓷片与外壳固定连接。压电陶瓷片、软弹簧、重球和套筒均置于外壳中,引出线由压电陶瓷片的两极引出到外壳的外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触点结构,工作灵敏可靠,可随便放在桌上、柜橱中接通电源开关即可工作,使用非常方便。在地震发生之初即可发出声光报警,提醒人们采取紧急措施。
本实用新型家用地震报警器中的地震波拾震器的套筒结构对地震波敏感,而对于垂直地面的煤爆等突发性震动不灵敏,可排除各种非地震波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做得小巧轻便,适合家庭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地震波拾震器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地震波拾震器的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中,I为地震波拾震器,II为放大整形器,III为双稳触发电路,IV为报警声音控制电路,V为亮灯控制电路,VI为报警音响发生电路,VII为电源。
地震波拾震器是由压电陶瓷片1、软弹簧2、重球3、套筒4、引出线5和外壳6构成。软弹簧2一端连接重球3,一端连接外壳6,重球3悬置在套筒4中,在静止时或上下垂直振动时与套筒4不接触。套筒4是一个空心圆柱体,其下端与压电陶瓷片1粘接在一起;压电陶瓷片1、软弹簧2、重球3、套筒4均置于外壳6中,两根引出线5焊接在压电陶瓷片1的两极,引出到壳体6外。软弹簧2与壳体6的连接点可以在壳体6的顶板上,重球3由弹簧2悬挂在套筒4中;弹簧2与外壳6的接点也可以在外壳6的底板上,弹簧2将重球3托置在套筒4中,这时压电陶瓷片1应有中心孔,使弹簧2穿过该孔进入套筒4中。
地震波拾震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有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引起地壳上下及横向运动,报警器中的拾震器外壳6随地壳一起运动,其内部的重球3由于惯性将滞后于外壳6和套筒4的运动,由于重球3与套筒4之间的缝隙很小,必会发生互相碰撞,其相互作用力经套筒4传递给压电陶瓷片1,从而使压电陶瓷片1的两极上产生脉动直流电势,并经过焊接在压电陶瓷片1两极上的引出线5输出到声光报警电路的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秀实,未经李秀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06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窗帘叶片的双面花色压印机
- 下一篇:高温消防排烟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