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中飞行物变径回转地面牵引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31314.6 | 申请日: | 1995-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23060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春华 |
主分类号: | A63H27/14 | 分类号: | A63H27/14 |
代理公司: | 大连海事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焦宪长 |
地址: | 116021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中 飞行 物变径 回转 地面 牵引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空中飞行物地面牵引控制装置。
目前的空中飞行物,如航空模型、玩具飞机,其动力装置都是装在机体内的,以带动螺旋桨驱动飞行,其缺点是:1)整套动力系统的重量大大增加了航模或玩具飞机的重量。2)由于动力系统受自身重量的限制,所提供的动力不会太大,由此制约了航模或玩具飞机的飞行负荷与速度,其空中飞行时间也不会太长。3)由于航模之类的飞行物对其动力装置的特殊要求,故造价昂贵。4)螺旋桨的动力效率比较低。
而目前的另一类空中漂浮物—充装氢气的广告气球与玩具气球,只能在空中漂浮不能在较大范围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地面牵引,控制空中飞行物的动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中飞行物变径回转地面牵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主电机、装在主电机上的减速器、由减速器带动的曲柄、以及辅电机和由其带动的线轮组成,线轮上缠有一根较长的软线,软线经由曲柄外端上的导向装置与空中飞行物相连接,通过控制辅电机可以控制软线的长度。
该方案中的主电机通过减速器、曲柄与软线给飞行物提供回转动力,而辅电机通过线轮与软线来改变飞行物的回转半径,两者结合可使飞行物在空中做出各种复杂、多变的特技动作。
所说的主电机可用无级变速的电机,所述的减速器可以是齿轮减速器或无级变速减速器。
所述的曲柄是一根可以伸缩的拉杆。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
1.由于对空中飞行物采用地面牵引控制方式,故不受装置自身重量的制约,从而可以给被牵引物提供足够的动力与速度,同时对电机是采用有线控制,与无线遥控相比更可安全与可靠。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比用螺旋桨驱动方式动力效率高。
3.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固定在地面上,通过强度较高的软线控制飞行物,故控制飞行物的运动轨迹强劲有力、灵活、方便、可靠。
4.由于线轮所缠软线长度可以在较大范围变化,从而使得被控飞行物也可以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动作。
5.本实用新型还适于携带充装轻质气体的广告气球与玩具气球。
6.本实用新型还适于作载人滑翔机的牵引装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1中的2是主电机,在其上装有减速齿轮3,与减速齿轮相啮合的被动齿轮4,齿轮4的轴是一根空心输出轴5,齿轮4与输出轴5固接,在输出轴5的上端装有曲柄8,输出轴5可带动曲柄8一起转动,所说的曲柄8是一根可以伸缩的拉杆。图1中的1是辅电机,其输出轴穿过空心输出轴5伸出,在其上部装有线轮6,辅电机可带动线轮一起转动,线轮上缠有足够长的软线,此线经曲柄外端的导向环9伸出与航模或玩具飞机11相连。12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3是电池。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其中6是线轮,8是曲柄,9是导向环,10是软线,11是飞行物,12是壳体。
牵引飞行物时,先将本装置固定于较平坦飞行场地中央,然后将软线外端与飞行物11相连,由慢到快加速主电机,带动航模在跑道上滑行,然后腾空飞起,逐渐加速,主辅电机结合驱动,会带动飞行物做出变化无穷的动作。
在飞行物获得一定高度与速度后,还可以遥控使软线与飞行物脱离,使飞行物自由滑翔飞行。
在本装置用于载人滑翔机或较大飞行物时,可用一根导线代替软线,从而可以用有线方式控制飞行物的导向装置,以做出俯仰或转向动作。
若要飞行物11能飞起一定高度飞行物应该是带有能产生升力的机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春华,未经李春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13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