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寻呼机告警器无效
申请号: | 95231783.4 | 申请日: | 1995-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506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26 |
发明(设计)人: | 潘庆志;毛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庆志;毛雷平 |
主分类号: | H04Q7/14 | 分类号: | H04Q7/14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欣 |
地址: | 11003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寻呼机 告警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现有通信手段解决单位和家庭应用无线寻呼机进行报警的告警器。
目前,单位和家庭在发生火灾、盗窃、抢劫或其它紧急事件时一般均依靠现场值班人员或家庭留守人员通过打电话将上述报警信息通知给有关人员(如单位负责人、家庭主要成员等)。当值班人员因传呼号码忘记或拨错传呼号码(对于留守在家的老人、儿童极易发生此种事情)或现场即时条件不便打电话(如发生入室抢劫案件)时,则将延误将报警信息通知给有关人员,使有关人员因未得到报警信息而不能及时到达现场,从而影响上述所发生案(事)件的迅速处理。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便于将上述报警信息迅速通知给有关人员的无线寻呼机告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包括与报警开关输入电路相连的微电脑和与该微电脑信号输出端相连的编码发送电路以及为报警开关输入电路和微电脑、编码发送电路提供工作电压的直流稳压电源,编码发送电路的输出端经耦合变压器与市电话线相连。事先将单位或家庭有关人员的传呼号码和对应报警开关输入电路的输入开关所设的报警特征码编制在微电脑的子程序中,当遇报警开关输入电路有报警信号输入时,由微电脑控制将事先存入其内有关人员的传呼号码与报警特征码送至编码发送电路变为双音多频信号,通过耦合变压器送入市电话线上至无线寻呼机传呼台,并由该传呼台自动传到有关人员所佩戴的无线寻呼机(俗称BP机)上,有关人员根据寻呼机上显示的电话号码与报警特征码便可方便的得知报警地点与报警内容,使之迅速到达现场。
为了保证本告警器不影响电话正常使用和降低电路功耗,在报警开关输入电路的输出端和微电脑控制端分别连接控制微电脑、编码发送电路工作电源端与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端相接通的继电器J1和控制耦合变压器输出端与市电话线相接通的继电器J2。即在无报警信号输入时,继电器J1处于释放状态,微电脑和编码发送电路不与直流稳压电源相连,使之降低电路功耗,同样,由于继电器J2也处于释放状态,电话机与本告警器不相连,不影响电话机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将报警信息迅速通知给有关人员,使有关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到达现场,此外,电路功耗小,结构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电原理图。
参考附图,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由开路报警开关K1-K4、短路报警开关K5-K8与集电极输出反相器7406构成的报警开关输入电路和由单片机芯片8031、程序存储器2764、锁存器373构成的微电脑以及由六反相器4069、DTMF编码发送集成片5412构成的编码发送电路,开路报警开关K1-K4与短路报警开关K5-K8的设置目的是为适用市售各种报警开关,如“火警探头”、“人体红外探测器”、“磁控开关”、“电子门锁”均可使用在本告警器上,集电极输出反相器7406是将开路报警信号转换为短路报警信号输入给微电脑;四个开路报警开关K1-K4或短路报警开关K5-K8分为四种报警信号(如匪警、盗警、火警、急呼),事先将单位或家庭有关人员的传呼号码和对应四个报警开关所设的报警特征码编制在微电脑的子程序中,例如:用户有关人员的传呼号为999123456,报警特征码对应四种报警信号分别为911、922、933、944,特征码第1位数9为报警,11-44为报警性质码。如遇匪警,即发“999123456911”,BP机显示为主叫号码+911。六反相器4069是将微电脑输出的低电平信号转换为高电平信号送至DTMF编码发送集成片5412,将该编码发送集成片输出的双音频信号经耦合变压器BY送至市电话线A、B上,由变压器B1,整流桥ZL、电容C1、C2、二极管D与三端集成稳压片8709构成直流稳压电源。当有报警信号输入后,继电器J1吸合,其常开触点将微电脑和编码发送电路的电源接通,微电脑工作,反馈过来的信号又使继电器J1自保,继电器J2吸合,将耦合变压器BY输出端与市电话线相接通。附图中的集成片7805起降压作用,为微电脑和编码发送电路提供5伏工作电源,驱动继电器J1、J2的反相器7406与报警开关输入电路中集电极输出反相器7406为同一集成片。E为不间断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庆志;毛雷平,未经潘庆志;毛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17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