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摆动式叶轮给煤机无效
申请号: | 95232521.7 | 申请日: | 199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37028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09 |
发明(设计)人: | 申根龙;金时雄;罗仲仁;刘作秀;李文博;迟建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电力机械总厂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动 叶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煤机械,尤其是一种摆动式叶轮给煤机。
叶轮给煤机是用于火电厂缝隙式煤沟的一种输煤设备。它主要由拔煤机构、行走机构和机架组成,通过旋转的叶轮将煤拔到运输皮带上。当前应用的叶轮给煤机有一种是下传动形式,主传动系统在叶轮的下方,这种结构使叶轮与输送皮带的间距较大,工作时煤流对皮带的冲击强烈,造成粉尘飞扬;另外叶轮下方有支撑轴,煤中的铁丝、炮线等杂物容易往支承轴上缠绕,造成拔煤阻力增大,甚至不能工作。由于行走靠车轮与轨道摩擦驱动,当叶轮爪拔煤阻力大时车轮与轨道之间产生滑动,使输煤效率降低,由于叶轮有一部分在煤沟中,检修很不方便且不易实现快速行走。还有一种上传动叶轮给煤机,它将驱动装置移到了叶轮的上方但在叶轮的下方仍设置了支承轴,该机虽然减小了叶轮与输煤皮带之间的距离,使煤流对皮带的冲击及粉尘污染得到了改善,但其它的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摆动式叶轮给煤机,它粉尘污染小、维修方便、运行中不打滑并可以实现快速行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拔煤机构采用吊挂式,用回转支撑将叶轮吊装在摆动臂上,取消了叶轮座下方的支撑轴,摆动臂的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立柱的轴上,加一端安装有一个销齿轮,它与焊接在机架上的部份销齿啮合使摆动臂摆动并带动叶轮摆动。主减速机与叶轮座以内外齿联接驱动叶轮旋转。
行走机构采用链传动,在工作现场叶轮给煤机行走轨道的外侧有一个与煤沟的长度相适应的槽,链条的两端固定在这个槽的两端,在本实用新型上安装有三个链轮,主动轮安装在减速机轴上,两个从动轮安装在机架上,链条与三个链轮啮合产生驱动力,带动给煤机行走。
在本实用新型两侧机架上焊有一组托辊,它可将皮带托起。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拔煤机构采用了吊挂式结构,在更换叶轮或维修减速机时可将拔煤机构转到煤构外,工作空间大、维修方便并可实现快速行走,取消了拔煤机构的下部支承轴,避免了杂物的缠绕,落煤也变得通畅。叶轮座与减速机采用齿轮配合,检修减速机时不用将叶轮及叶轮座卸掉,装卸方便。
行走机构的链轮与固定在工作现场的链条相啮合产生驱动力,即使拔煤阻力很大时也不会产生打滑的现象,出力稳定。
设置在机架上的托辊可以将输煤皮带托起减小了拔煤平台与皮带之间的距离,落煤差减小,降低了煤对皮带的冲击和粉尘的污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拔煤机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摆动机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托起装置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行走机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机架2、车轮3、行走机构1摆动机构21、拔煤机构4、皮带托起装置20组成。行走电机9安装在机架的一端,主动链轮7安装在减速机的轴上,从动链轮8、10安装在机架上,它们一起与链条11啮合产生驱动力带动机体行走。拔煤叶轮由叶轮爪13和叶轮座14两部分用螺栓连接,叶轮座安装在回转支撑轴承15上,减速机16轴上的外齿轮17与叶轮座内齿轮配合带动叶轮旋转,减速机16和回转支承固定在摆动臂12上,在机架的两端有两个立柱5、6在立柱5上有一根轴,摆动臂12上通过轴承与轴连接,摆动臂可以绕轴摆动,在摆动臂的另一端安装一个销齿轮18,它与部份销齿19啮合以使摆动臂摆动。托辊组20设置在机架两内侧面之间,工作时将皮带托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电力机械总厂,未经沈阳电力机械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25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头奶瓶
- 下一篇:可调节角度的台式电子万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