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热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32546.2 | 申请日: | 1995-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476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19 |
发明(设计)人: | 常殿林;王世臣;兰从山;卢言明;朱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1D1/00 | 分类号: | C21D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热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件热处理设备,它含有加热炉、冷却器和传送系统等。
对于发泡镍板的热处理,通常是采用由耐火砖砌成炉膛和用特制炉构成的加热方炉进行,加热时需将工件置于盘上放入炉内经一小时加热后取出,再行槽内水冷却形成所要求的成品。其工作过程复杂,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工件质量不易保证;所用加热炉的能耗大,炉体易出故障,而不可维修,不利于推广和保证工件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白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能耗小,所用炉体和冷却器易于维护,使用时可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的热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是:构成加热炉的拱状顶部龙门架(1)固装的吊环(2),经绝缘体(3)与炉胆(4)外上拱壁相接,内腔底设有滑道(5)的炉胆(4)外壁下部装设的方筒中置放加热体(6);冷却器上部的冷却槽下腔置放循环风机(12),下腔上部的两侧各装有一组相通的管状吸热器(8),管状吸热器(8)的循环通道连至构成带下滑道(10)腔室的条状腔上水板桥(9)和下水板桥(11)。
采用本实用新型,加热工件只需置于传送链条上,通过加热炉胆内的滑道上进、出移动即可,在炉胆内只需滞留20分钟;其优点是:它降低了能耗,提高工件热处理的质量,炉体的故障降低,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操作者的安全生产程度。冷却器的冷却方式为风、水结合的结构形式;此普通冷却方式的水套冷却速度快,工件防氧性好,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炉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却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从附图可见,在拱状顶部龙门架(1)与炉胆(4)外上拱壁间设置的吊环(2)为横、纵向等距交替排列,可实现吊环的游动范围大,当炉胆变形时,不会产生死点相干而损坏炉胆。炉胆(4)外底壁处设置的方筒内置放加热体(6)可提高热效率,延长炉胆(4)的使用寿命,炉胆(4)内下底面上设置的滑道,可使工件易于通过和不易碰撞炉胆(4)内下底面。包覆于炉胆(4)和置放加热体(6)的方筒外部的是保温体(7)。冷却器由上水板挢、下水板挢、吸热器、循环风机、支架等构成,所说的上水板挢(9)为条状拱形腔,下水板挢(11)为条状平腔;所说的管状吸热器(8)外壁可横向设有散热翼片;其支架(13)上部的冷却槽下腔两外斜面卡卧至支架(13)的上口处。传动机构包括有减速机、链轮、链条等,其速度可根据需要调整。图3中的14为全连条,15为链轮,16为减速机;图4中的A为传送链,B为炉体,C为冷却器1,D为冷却器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2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