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简易组合式农用机无效
申请号: | 95232642.6 | 申请日: | 199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2396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同;段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世同;段炼 |
主分类号: | A01B51/02 | 分类号: | A01B5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1163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简易 组合式 农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简易农用机械。
作为小型、简易的多功能农用机,现有技术中已出现许多独轮手扶拖拉机的技术方案。中国专利94228716.9公开的就是一例。该专利文件给出的农用机的驱动车轮为一个单轮,它装于主机支架的底部,柴油机装在支架上端面的前部、变速机构装在支架上端面的后部,支架前、后端底部皆开有挂犁孔,两个扶手把与支架后端挡板相接。该专利的主要优点是:利用单轮结构,可在农田上进行单垄作业、作业时不碰损高颗作物。
然而,上述专利在农业实践中却存在如下不足:由于单轮手扶操作,这对于大多数不熟练的操作者而言是极不易掌握的,因而要影响工作效率;进行农田破垄操作时,一般需要较大的牵引力,而此时只靠一个单轮驱动往往不行、甚至出现驱动轮打滑现象。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结构简易,根据操作需要可以不同组合形式的多功能农用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与现有技术相同,它的主体结构也是驱动轮为一单轮,它装于主机支架的底部,柴油机及变速机构装于主机支架的上端面上,支架前、后端的底部皆开有挂犁孔,左、右两个扶手把与支架的后端挡板相接,其特点是:驱动轮的传动轴同时传动一附轮5。
具体实现上述基本方案时,可将附轮5组装在驱动轮的传动轴上,使之位于驱动轮的侧面;也可让驱动轮的传动轴上带动一同步传动齿轮、链条装置传动一附轮5,此时附轮5通过组装架装于主机支架的后部。
基于上述基本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其主机支架的一侧装有插座,附轮15的支架可插接到该插座内。在主机支架的插套与附轮15的支架之间还可装一丝杠垂直调间距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时可将柴油机安装在支架上端面的后部,变速机构安装在支架上端面的前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主体仍为结构简便的独轮拖拉机,若挂上拖斗作为运输工具,仍保持其独轮转向灵活、便于操作的长处。
2、当用于犁地、破垄操作时,只要组装上附轮5、使之作为辅助驱动轮与驱动轮同时工作,就可增大牵引力、克服现有技术这方面的缺欠。
3、若用作扶垄作业,可拆下附轮5、组装上附轮15,只要附轮15与主机支架侧壁间距足以跨垄,那么在运作时即可保证附轮15与驱动轮分别沿着垄沟走,不会碰损农作物,而此时附轮15起着支腿的作用,使不熟练者依然可熟练操作。而且若考虑到沿着坡地前行时的不平衡,还可通过丝杠调整附轮15的高度以适应坡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作为运输工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进行破垄时的两种组合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行扶垄时的组合结构状态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叙述:
从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实质上就是一个独轮手扶拖拉机,它包括两个扶手1、油门手柄2、变速杆3、离合器7、柴油机8、附轮15的插座9、变速箱11、主机支架12、驱动轮13,变速箱11置于前部、柴油机8置于后部,这种布局既是为了增加整机工作时的稳定性,也是为了尽量避免柴油机受碰撞。当它挂上拖斗10即可作为运输工具,由于其驱动轮13为独轮,所以它转向灵活、利于操作。
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犁地或破垄时,可采用图2或3中展示的组合状态。图2、3中的结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驱动轮13的传动轴同时还传动着另一个附轮5。换言之,在这种状态下,事实上本实用新型是具有两个同轴传动的驱动轮,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在同样柴油机输出功率前提下增大牵引力、以满足犁地、破垄的特殊需要。图2所示的结构是:将附轮5直接以螺母组装到驱动轮13的传动轴14上,此时它位于主机支架的侧面、与驱动轮同轴;图3所示的结构是:附轮5通过组装架与犁具4连为一体,组装架插接到主机支架12上,而附轮5与传动轴14之间通过一个齿轮、链条传动装置17相连接,所以传动轴14在传动驱动轮13的同时也传动着附轮5,这种结构的附轮5位于主机的后部,它有一个性能上的长度:附轮5可调整犁具4的吃土深度,避免因地面不平起伏而使犁具吃土过深或过浅。
进行扶垄操作时,可拆下附轮5,组合成图4所示结构状态。支架16与附轮15连为一体,将支架16插接到插座9内即等于把附轮15组装到主机支架12上。由图中可知,附轮15与驱动轮13之间距是跨垄的,而且附轮15的高度也远远大于驱动轮13,这样在农机前行时,附轮15也会沿着垄沟走,不会碰损农作物,而由于附轮15的存在,就相当于运动过程中独轮农机增加了一个侧支腿,使农机操作变得简单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世同;段炼,未经张世同;段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26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式无级变速器
- 下一篇:铁路信号用轨道防雷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