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转阀双作用增压注液枪无效
申请号: | 95233174.8 | 申请日: | 199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23890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30 |
发明(设计)人: | 金福耀;于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肥城矿务局曹庄煤矿 |
主分类号: | E21D15/59 | 分类号: | E21D15/59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宁莲青 |
地址: | 27161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转阀双 作用 增压 注液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液枪,特别是对单体液压支柱注液时能够增加液体压力提高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的一种装置,属于煤矿支护领域。
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顶板管理的好坏,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目前我国采取提高泵压和工作面二次注液的措施来保障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但这种措施很难达到目的。同时提高泵压后导致高压胶管经常损坏,泵站故障增多;另外,提高泵站压力和工作面二次注液均使枪口锁紧力增大,需人工敲打锁紧套方能摘枪,这样又引起单体液压支柱三用阀振动致使乳化液泄漏,从而又使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降低。据现场测试其初撑力一般比泵压降低30~4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使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提高且摘枪时方便省力不泄漏的一种装置,并做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增压缸(3)的左腔直径小于右腔直径,大径缸内装有活塞式柱塞杆(10),在增压缸的下方装有带操作手柄(15)的阀芯(9),在增压缸(3)的左腔和右腔开有通向阀芯(9)的左注液孔(17)和右注液孔(12),手把(14)内有供液孔(13),从而实现活塞式柱塞杆往复运动完成增压及复位的双作用。
为使活塞式柱塞杆(10)能顺利的实现往复运行,在大径缸左端面设一通气孔(7),并在该孔处用空心螺钉(5)压紧滤网(6),以防止煤尘进入通气孔(7)污染增压缸(3)。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显著的,由于采用双作用增压缸,从而可以很容易的达到对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的要求。解决了过去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达不到规定要求而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同时注液过程中可以根据测压孔上安装的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判断注液是否完成。该装置另一显著的特点便是解决了过去摘枪时费时费力且造成漏液降压的问题,通过变换操作手柄的位置使枪口压力释放为零,此时可很容易的把枪摘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A-A剖视图
图3为操作手柄中位时阀芯状态示意图
图4为操作手柄右位时阀芯状态示意图
图中:
1-枪咀 2-锁紧套
3-增压缸 4-压力表
5-空心螺钉 6-滤网
7-通气孔 8-前端盖
9-阀芯 10-活塞式柱塞杆
11-缸底丝堵 12-右注液孔
13-供液孔 14-手把
15-操作手柄 16-排液孔
17-左注液孔
下面对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整个工作过程分:1、按枪;2、注液(升柱);3、增压;4、摘枪四个部分,下面根据附图分述以上四个部分:
1、按枪:
在操作手柄(15)置于左位(如图1所示)时,阀芯(9)关闭了供液孔(13)和右注液孔(12)的通路,左注液孔(17)与排液孔(16)通过阀芯(9)及前端盖(8)之间隙连通。在此状态下将枪咀(1)插入单体液压支柱三用阀之单向阀咀后将锁紧套与三用阀之右阀筒套牢,即按枪完毕。
2、注液(升柱):
将操作手柄(15)置于中位如图3所示。此时供液孔(13)通过阀芯(9)与左注液孔(17)接通;而右注液孔(12)通过前端盖(8)和阀芯(9)的间隙与排液孔(16)相通,这样泵站高压液便通过供液孔(13)、阀芯(9)、左注液孔(17)、增压缸的左端和枪咀(1)进入单体液压支柱,此时活塞式柱塞杆(10)右移。由于右注液孔(12)与排液孔(16)相通,所以增压缸(3)右端剩余的液体可排出。当升柱完毕后将操作手柄(15)推向左位。
3、增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肥城矿务局曹庄煤矿,未经肥城矿务局曹庄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31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向光电主令开关
- 下一篇:带有波形调整结构的石油射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