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板式油水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95233204.3 | 申请日: | 199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185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31 |
发明(设计)人: | 倪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海英 |
主分类号: | B01D17/028 | 分类号: | B01D17/028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丁美和 |
地址: | 26601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板式 油水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水中的油分离出去的装置,具体说是一种螺旋板式油水分离器。
现行的油水分离装置,一般是利用油和水的比重不同,在重力作用下,将水中含有的油分离出去。例如建筑业中的隔油池,它是用一块隔油板将池分隔为隔油端和出水端两部分,厨房废水从隔油端的进水管流入池中,其中的水从隔油板下端和池底之间留出的通道进入出水端的排水管排入下水道;水中的油在流动时上浮,被隔油板挡住,从而达到去除厨房废水中所含油污的目的,使下水管管壁不因附着油污,导致排水不畅或堵塞。该池中的水中油滴呈抛物线轨迹向液面移动,为保证油有足够的上浮时间,隔油池必须有足够的过水断面和长度,使水流获得较低的流速和恰当的流程,因而该隔油池必然体积大,占用平面大。池体是砖石混凝土结构,隔油板是经沥青防腐处理的木质板材,施工麻烦,在使用中需经常将池上水泥盖板掀起,检查或捞出积存的油污,使用不便。此外工业上还采用一些如斜板式、斜管式等油水分离器,虽然在结构上有一定的改进,但也都是仅利用重力作用进行油水分离;旋流式油水分离器利用了离心力进行油水分离,但使用了电机、水泵等机电设备,结构复杂。这些油水分离装置体积仍然较大,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已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体积小,隔油效率高,便于工业化生产,安装、使用简便,工作不需耗电的螺旋板式油水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螺旋板式油水分离器有一个桶形容器作为壳体,壳体壁下端开有进水口,与装在壳体内底部的配水器相连通,壳体底部向下凸起一个腔体作为集污器,集污器连接放空管和放空阀,壳体侧面有出水口,连接出水槽,出水槽内装有水位调节筒和出水管。在配水器的周壁上开有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方向的出水口,在配水器上方的螺旋板式油水分离器的壳体内装有与配水器出口方向相同的双头或多头螺旋板,螺旋板间构成螺旋通道,螺旋板的外圆周与壳体内壁接触紧密,螺旋板的内圆周与集油器外壁连成一体,螺旋板的内圆周边高于外圆周边,使螺旋板从内向外向下倾斜,螺旋板的上部末端与呈垂直且与集油器外圆相切的挡油板上缘连成一体。在挡油板靠近壳体方向的下端开有出水口,挡油板靠近中心方向的上端与集油器连成一体;挡油板的下缘与下方的另一块螺旋板连成一体。在螺旋板末端和挡油板之间的集油器上开有平行四边形的进油孔,在集油器上端设置排油管引至螺旋板式油水分离器壳体外。
多头螺旋板的数目根据螺旋板式油水分离器的大小而确定。一般对于大型的螺旋板式油水分离器的螺旋板头数多一些,小型的头数少一些,范围一般从2~20头。两螺旋板间净距为20~40毫米。为使螺旋板的外圆周与壳体内壁接触紧密,可在壳体内装橡胶衬里或在螺旋板外圆周粘接橡胶密封条,使螺旋板与壳体内壁间基本无间隙,由于螺旋板的内圆周与集油器外壁也连成一体,中间没有空隙,使得从壳体内底部配水器流进的油水混合液只能顺着螺旋板之间的螺旋通道流动,不会从螺旋板周边泄露,确保油水分离效果。螺旋板从内向外向下倾斜。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60°,油水混合液进入螺旋板之间的螺旋通道里是主动涡旋流动状态,所以越靠近中心角速度越大;由于水的比重大于油,因而所获得的离心力也比油的离心力大,这样迫使油向中心和上方作加速运动,油悬浮于螺旋通道上层,贴在上螺旋板的底下围绕集油器周边流动,当流至集油器进油孔时,进入集油器。集油器设有排油管,其高度略高于或等于出水管高度。排水管一般制成高度可调的,根据出水量调节与排油管的相对高度。排油管可从壳体侧面引出,在排油管出口下方设储油桶,将分离出的油集中后加以处理。还可根据需要在螺旋板隔油器进水管前设置过滤截留进水杂物的滤筒或过滤筐等过滤装置。集油器内设置分流管,分流管下端位于集油器底部,上端出口位于螺旋板上方的集油器管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海英,未经倪海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32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