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话线路防盗用器无效
申请号: | 95233338.4 | 申请日: | 199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2453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15 |
发明(设计)人: | 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刚 |
主分类号: | H04M1/00 | 分类号: | H04M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德山 |
地址: | 25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话 线路 盗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话线路防盗用器。
为了防止电话线路被盗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电话线路防盗用器,这些防盗用器可归纳为三大类,一种为短路式,另一种为干扰噪音式,前者工作原理是当电话线路被盗用时,电话线路即短路,但这种方式在电话线路环阻值大时就达不到防盗用效果;后一种是电话线路被盗用时防盗器产生干扰噪音,这种方法也受电话线路环阻值的制约,当环阻值一大,干扰噪音被衰减,盗用电话仍可在干扰噪音下大声说话。另外市售电话线路防盗用器还有如下缺陷;采用外电源供电,安装时须分辨电话线路的极性,体积大等。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小巧、不须外加电源、安装方便且可靠实用的电话线路防盗用器。
本实用新型由桥式整流器、分压电路、复合开关电路、信号发生路、放大管及光电藕合器组成。由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器连接在电话线路上,为电话线路防盗用器供电;分压电路由两电阻构成,两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复合开关电路由三个PNP型晶体管组成,第一个晶体管基极连接在分压电路的分压点上,其发射极接正,集电极一方面经电阻接负,另外又和第二个晶体管的基极相连。第二个晶体管的发射极和第三个晶体管的基极相连,第三个晶体管的发射极接正,第二、第三两管的集电极相连后经一电阻接入信号发生电路。信号发生电路供电端连接稳压管,同时还和晶振相连接,其输出端经一限流电阻和NPN型放大管基极相连接。光电藕和器和一限流电阻并连后串接在电话线路中,其中光电管并接在复合开关电路中第一个晶体管的集、射极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自供电系统供电,所用元件少,故体积小,成本低,安装方便,静态功耗小,且使用效果好,对于双音频或脉冲双音频兼容好,电话线路可使盗用电话无法拨号。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叙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其中桥式整流器3可连接在电话线路1和2上,它将电话线路自身电源变成直流电源为电话线路防盗用器供电,电阻4和5构成分压电路,分压点连接在晶体管6基极,为其提供基极电压,晶体管6集电极经电阻7接负,其发射极接正,晶体管8的发射极和晶体管9的基极相连,晶体管8的基极接在晶体管6的集电极上,晶体管9的发射极接正,晶体管8和9的集电极相连接经电阻10连接在信号发生电路12上为其供电,晶体管6、8和9及电阻7组成复合开关电路,稳压管11连接在信号发生电路12的供电端以提供保护,信号发生电路12连接晶振13,其输出端经限流电阻14连接在放大管15的基极上,为保证用户电话16不受干扰,在电话线1上串有光电藕合器17及并接在其上的分流电阻18,光电藕合器17中的光电管并接在晶体管6的集、射极上。其工作原理是:当前端无盗用电话时,电阻4和5分压使晶体管6导通,其集电极为高电平,使得晶体管8和9截止,电阻10上无电流通过,从而使信号发生电路12的供电端无信号可供。当前端有盗话发生时,电话线路有压降,使晶体管6截止,从而使管6集电极为低电平,管8和管9导通,两管导通经电阻10向信号发生电路12供电使其正常工作,从而使12输出端通过放大管15向电话线内施加一干扰噪音或扰乱信号令其无法通话。当后端自用电话16使用时,由于光电藕合器17内的光电管在工作时处于低阻状态,使晶体管8的基极处于高电平,从而使其复合开关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也就不会对自用机造成干扰影响。
实施例1:整流二极管:IN4004×4,电阻4:1.2M,电阻5:60M,晶体管6、8和9:PNP型,电阻7:40M,电阻10:5K,稳压管11:10V,信号发生电路:2559(或5087),晶振:3,85M,电阻14:51K,晶体管15:PNP型5551,光电藕合器17:620(或626),电阻18:100欧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刚,未经董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33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铁式排烟罩
- 下一篇:标积式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判别与选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