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止血导尿管无效
申请号: | 95233437.2 | 申请日: | 1995-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39821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13 |
发明(设计)人: | 牛锡惠;张璐;张哲;赵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锡惠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止血 导尿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具,适用于前列腺切除手术后止血导尿用。
在临床上为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在前列腺囊内施行前列腺切除术后,最常见的、最重要的一个并发症是出血。虽然于前列腺窝近尿道内口的1、5、7、11点最常见的出血部位给予肠线连续锁状缝合或贯穿缝合、或电灼等措施进行止血,仍有部分患者于这些部位或前列腺窝内出血。故按传统的防止出血的措施是常规于膀胱三角区尿道内口处,置入单气囊导尿管充水后,稍加拉力进行止血,同时放置膀胱引流管,手术后行密封连续冲洗膀胱,以防血块形成。尽管如此,仍有少数病例止血不彻底,或血块阻塞导致尿潴留,而不得不进行再次手术止血。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有两个紧密相贴的大小球囊多腔止血导尿管,小的球囊安置于前列腺窝充水压迫,以止窝内的出血,大的球囊充水压于膀胱三角区尿道内口处。两个充满水的球囊正好挤压着前列腺窝近尿道内口处的所有部位(包括出血的好发部位),以达完全彻底止血,这样既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又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效果。双球囊又增加了一个安全系数,既使有一个球囊破裂,因还有另一个球囊仍起压迫作用,而不致于酿成大出血,甚至脱管或再次手术之危险。
新型止血导尿管如附图1、2所示:由大小两个球囊和一根多腔管组成。大球囊1有效直径30mm~50mm,由两层医用硅橡胶或橡胶夹一层薄尼龙布网制造的复合气囊。小球囊2有效直径23~27mm,由两层医用硅橡胶或橡胶夹一层薄尼龙布网制造的复合气囊。多腔管3有效长度350~450mm,有效直径为6~8mm,由医用硅橡胶或橡胶制造的,管内有3~4个管腔。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双球囊三腔止血导尿管(如图1所示):由大小两个球囊和一根三腔管组成。大球囊1有效直径35mm,由两层医用硅橡胶制造的复合气囊;小球囊2为直径23mm,由两层医用硅橡胶制造的复合气囊;三腔管3A长度400mm,直径为6mm,由橡胶制造的管内有三个腔,三腔管的尾端有三个分管:中腔管4较粗,通过开口5与膀胱相通,为冲洗用;侧管6通过开口7与大球囊1相通,由此管向大球囊注水;侧管8通过开口9与小球囊2相通,此管向小球囊注水。
实施例2
双球囊四腔止血导尿管(如图2所示):由大球囊1、小球囊2、四腔管3B构成。大球囊1有效直径50mm,由两层橡胶夹一层薄尼龙布网制造的复合球囊。小球囊2直径27mm,由两层橡胶夹一层薄尼龙布网制造的复合球囊。四腔管3B长450mm,直径8mm,为橡胶制造的,管内有四个腔,尾端有四个分管:中腔管4为一较粗的管,通过管头侧孔5,与膀胱相通(此管为冲洗管);中间管10同样为一较粗的管,通过管头中央开口11与膀胱相通(此管为引流用);两侧的管腔较细,侧管6有一个开口7通向大球囊1;侧管8有一个开口9通小球囊2。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双球囊三腔止血导尿管的使用(如附图3所示):当前列腺切除后,将新型止血导尿管从尿道外口插入膀胱内,先将小球囊置于前列腺窝中,通过侧管8向小球囊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使球囊膨胀以填塞止血,继而通过侧管6向大球囊注生理盐水,使大球囊膨胀,由大小两球囊紧密相靠而产生的相互对压的力量,既增加了对前列腺窝的压迫,又完全压住了前列腺窝近尿道内口各点最常出血部位,这种挤压作用,达到了充分的止血,同时避免了渗血溢入膀胱形成血块,又防止了前列腺球囊破溃后脱管的危险。另外,减少膀胱冲洗,减小工作量,节约费用。
实施例4
双球囊四腔止血导尿管使用(如图4所示),除四腔管3B管腔的尾端有四个开口外,其他步骤同双球囊三腔止血导尿管。四腔管的两个中间管有一根管专为注水冲洗用管和一根引流用管,不用另做膀胱造瘘置管,减少创伤。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双球囊三腔止血导尿管外观示意图,其中,1--大球囊、2--小球囊、3A--三腔管、4--中腔管、5--中腔管开口、6和8--侧管、7和9--侧管开口。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双球囊四腔止血导尿管外观示意图。其中,10--中间管、11--中间管开口、3B--四腔管。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双球囊三腔止血导尿管使用功能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双球囊四腔止血导尿管功能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锡惠,未经牛锡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34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极性电池盒
- 下一篇:拉锁联接篷顶与墙体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