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椎康复器无效
申请号: | 95233532.8 | 申请日: | 1995-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179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24 |
发明(设计)人: | 董子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子河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6600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康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疾病的颈椎康复器,颈椎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例如颈椎增生,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变形等,老年人和机关工作人员及长时间蹲坐工作的人员的发病率最高,其征状是头晕,恶心,上肢麻木,血压升高,严重时造成身体瘫痪,轻者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重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目前的治疗方法是牵拉法,即到医院在牵引床上对颈椎进行牵拉,这种治疗方法只能在医院里在医生的操作下进行,效果低,费用高,但目前还没有别的好的更简单易行的办法或医疗器械来治疗上述的颈椎疾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费用低,不用去医院在家即可自我治疗的颈椎康复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用硬纸板或塑料板制成内外颈椎托,用海绵和装饰布将颈椎托的边部及表面包装,并用尼龙搭扣将内外颈托连接在一起,调整内外颈椎托的连接宽度以适应不同患者颈椎的长度,一般以内外颈托上下承住下颌及肩部为益,这样同样起到对颈椎的牵拉作用,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在内颈椎托的内壁上,位于颈椎的部位还安放有有益于颈椎病治疗的中药袋。
说明书附图1为颈椎康复器的外观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2为颈椎康复器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康复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康复器是由内颈椎托[2]、外颈椎托[1]、连接装置及中药袋[5]组成,内颈椎托[2]由连接装置固定在外颈椎托[1]的内层,中药袋[5]设在内颈椎托[2]的内壁上。内颈椎托[2]及外颈椎托[1]是由支承板[8]、海棉条[9]及装饰布面[10]组成,海棉条[9]设在内颈椎托[2]、外颈椎托[1]支承板[8]的一个边上,装饰布面[10]将支承板[8]及海棉条[9]包固在一起。外颈椎托[1]一端的支承板[8]较之内颈椎托[2]长出一段,并在其端部设有尼龙搭扣[4],尼龙搭扣[3]设在外颈椎托[1]另一端的外壁上。连接装置是由尼龙搭扣[6][7]缝制在内颈椎托[2]的外壁上及外颈椎托[1]的内壁上组成,尼龙搭扣[6][7]将内颈椎托[2]及外颈椎托[1]连接在一起。中药袋[5]设在内颈椎托[2]内壁的后部,位于患者的颈椎处,中药袋内放有有利于颈椎舒筋活血止痛的中草药。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康复器,其制作与使用非常简单方便,使用时,根据患者的颈椎长度调整内颈椎托与外颈椎托组合后的宽度,用尼龙搭扣把内颈椎托和外颈椎托粘接在一起,然后将颈椎康复器安放在患者颈上,让带海绵条的内颈椎托的边和外颈椎托的边分别顶在患者的上颌和肩部,用外颈椎托两端的尼龙搭扣将外颈椎托两端拉紧连接即可,该颈椎康复器的治疗原理是,颈椎康复器支承在患者上颌及肩部之间,对颈椎产生一定的拉力,以减轻因颈椎变形对神经产生的压迫,再加上中草药的辅助治疗,因此其效果比现有的各种方法要好,而且因其体积小,外观造形好,所以可在任何场合下佩带使用,不受环境的影响,一般患者在佩带使用一段时间后,病情都有所好转,该颈椎康复器除了能治疗颈椎方面的疾病外,还能治疗或防止近视眼,因为佩带上颈椎康复器以后,能有效的控制颈椎的弯曲,保证眼睛与书本之间的距离,所以能治疗和防止近视眼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康复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治疗预防颈椎方面的疾病,而且能治疗和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子河,未经董子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35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