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鼓式制动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33709.6 | 申请日: | 1995-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27207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07 |
发明(设计)人: | 武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信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38 | 分类号: | F16D65/38 |
代理公司: | 东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牛金臣 |
地址: | 2573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器 制动 间隙 自动 调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鼓式轮缸制动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鼓式制动器没有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一直沿用传统的人工手动机械式调整装置。有一种摩擦限位式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由制动蹄、限位摩擦环和轮缸活塞构成,限位摩擦环通过活塞作用于制动蹄,调节制动蹄和摩擦副之间的间隙。但这种调整装置由于受到限位摩擦环自身性能的影响,极易损坏或失效,使用起来很不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结构简单的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包括与轮缸滑动配合的支承架、与活塞间隙配合的螺杆、棘轮、支承板、弹性压板和棘爪。棘轮与螺杆为螺纹连接。棘轮和棘爪相啮合。弹性压板一端与棘爪固定在一起,另一端固定在轮缸上。支承板底部位于支承架和棘轮之间,顶部支撑着弹性压板。
上述弹性压板靠近棘爪的一端有弯度。上述支承板为弯曲的板状体,其弯角大于90度。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性能可靠,拆装维修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沿螺杆轴线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弹性压板带棘爪总成的右视图,图3为其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支承板的俯视图,图5为其左视图。
图6为支承板和支承架另一实施例沿轴线剖视示意图,图7为其左视图。图8为与图6所示支承板和支承架相配合的棘轮沿轴线剖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
所述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由支承架1、棘轮2、螺杆3、棘爪5、弹性压板6、支承板8构成。弹性压板带棘爪总成7包括弹性压板6和棘爪5。支承架1与轮缸11滑动配合,使支承架1能够轴向移动,而沿圆周方向不能移动。螺杆3与活塞9为间隙配合。支承架1与螺杆3为间隙配合。棘轮2与螺杆3为螺纹配合。棘爪5和弹性压板6的一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弹性压板6的另一端通过螺钉10固定于轮缸11的外壳上。弹性压板6靠近棘爪5的部分有图3所示弯度,以避免棘爪5正对着螺杆3轴线方向作用于棘轮2,不能使棘轮2转动。棘爪5与棘轮2啮合,使用时棘轮2相对棘爪5滑动,棘爪5宽度最好稍大于棘轮2的厚度,不致于使棘轮2滑离棘爪5。支承板8为中间弯曲的板状体,其弯角应大于90度,一般以稍大于90度为好。支承板8的顶部支撑着弹性压板6,底部位于支承架1和棘轮2之间,并由支承架1和棘轮2夹住。
支承架1和支承板8也可设计为图6所示形式,支承架1上焊有固定架13,固定架13以固定销12与支承板8配合。支承板8仍置于支承架1和棘轮2之间,而棘轮2采用图8所示形式。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将棘爪5,棘轮2和弹性压板6做成左右对称件。
鼓式制动器在使用时,由于摩擦衬片与制动片4工作表面的摩损,使制动间隙逐渐增大,如不及时调整,就会增大制动踏板的工作行程,降低整车制动效能。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间隙调整机构的作用,可以自动缩小摩擦衬片与制动片4之间的间隙。当踏动制动踏板时,活塞9推动螺杆3向前移动,并推动制动片4实现制运过程。螺杆3带动支承架1、棘轮2和支承板8同步轴向移动。支承板8向前移动时,弹性压板带棘爪总成7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移。棘爪5作用于棘轮2,使棘轮2转动一个角度,由于棘轮2和螺杆3螺纹配合,螺杆3就产生一个轴向位移,这样就消除了制动片4与摩擦衬片之间的间隙。在使用中就可对制动间隙进行自动调整。使之保持在最佳设计值,对行车安全有了可靠的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信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东营信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37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