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流干燥器无效
申请号: | 95233872.6 | 申请日: | 199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23960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宇;郭安强;张伟;黄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6B17/10 | 分类号: | F26B17/1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立华 |
地址: | 25001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干燥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流干燥设备。
已知的常规气流干燥器为直管式,所需干燥管道长,设备高,占地面积大,且设备散热面积大,热效率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占地面积小,高度低,热效率高的气流干燥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气流干燥器设有一个圆形中隔板(1),中隔板(1)一侧设有涡漩流道A(2),涡漩流道A外缘口为进风口(5),中隔板(1)另一侧设有涡漩流道B(3),涡漩流道B(3)外缘口为排风口(6),涡漩流道A(2)中心口通过中心流道(4)与涡漩流道B(3)中心口相通。粉粒状物料与气流从进风口(5)沿切向进入涡漩流道A(1)不断向中心并流运动,气流携物料通过中心流道(4)进入涡漩流道B(3),由于气体和物料始终保持一定速度夹角,使得物料处于不断加速之中,同时物料不断与壁面碰撞,进行表面更新,增强了传热传质作用,使物料得到充分干燥,气流与物料从出风口(6)进入物料捕集器,经过捕集后获得干燥产品。为了克服气、固两相流中固体颗粒贴壁现象,在涡漩流道(A、B)内壁面不同位置上设有入字形强化元件(7),从而达到破坏气流附面层,增强气流扰动,提高物料分散程度,进一步提高干燥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结构简单,设备整体占地面积小,高度低,比同等生产能力的直管气流干燥器节省材料近1/2,由于散热面积小,减少了散热损失,提高了热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涡漩气流干燥器右视图;
附图2.涡漩气流干燥器主视图;
附图3.涡漩气流干燥器左视图;
附图4.入字型强化元件示意图;
1、中隔板; 2、涡漩流道A;
3、涡漩流道B; 4、中心流道; 5、进风口;
6、排风口; 7、入字型强化元件;
本实用新型流道采用方形结构,中隔板(1)作为涡漩流道A和流道B的部分共用管壁,以节省材料,在中隔板中心处设置连接涡漩流道A和B的中心流道(4)。入字形强化元件采用两不同的弧度板拼接而成,焊接于流道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38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扇附加取暖器
- 下一篇:一次性金属防伪易拉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