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煤机无效
申请号: | 95233875.0 | 申请日: | 199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2290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12 |
发明(设计)人: | 姜秀君;张云芝;姜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秀君 |
主分类号: | F23B1/00 | 分类号: | F23B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佳民 |
地址: | 25504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燃烧设备,特别涉及的是适合陶瓷厂和耐火材料厂的窑炉改造,即能消除黑烟又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燃煤机。
现时用的燃烧机特别是陶瓷厂和耐火材料厂窑炉用的燃煤机,由于结构不合理,燃烧不充分,冒黑烟,而且影响了产品的质量,浪费了能源,是个必须研究改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燃烧充分,热效高又卫生的较理想的燃煤机,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燃煤机是由机架(1)、机体(2)、通风侧壁板(3)、高压风室(4)、煤斗(5)、传动装置(6)、储煤室(21)组成,其特征在于:
①整机部件都安装在机架(1)上,机架(1)上面的一端安装有传动装置(6),机架(1)另一端上面固定安装有机体(2),机体(2)上面一端装有燃烧室(20);机体(2)上面靠近传动装置(6)的一端装有煤斗(5),燃烧室(20)与煤斗(5)之间装有高压风室(4),燃烧室(20)与高压风室(4)之间有带通风孔的侧壁板(3)连通;
②燃烧室(20)的下面机体(2)的底部设有储煤室(21),燃烧室(20)与储煤室(21)之间安装有上面带有出煤口均量板(14)的送煤螺杆(15),燃烧室(20)四周安装有带通风孔的侧壁板(3)及(12),侧壁板(3)及(12)的上缘至机体(2)的上缘之间设有倾斜安装的齿形活动炉排(7),摆杆(8)上端触及齿形活动炉排(7),下端连在可转动的轴上,机体(2)四周壁上设有排风孔(11)和导流板(10);侧壁板(12)与机体(2)侧壁下方之间设有二次风室的排灰门(13),机体(2)侧壁外固定有笼式多角槽形滚动炉排(9),燃烧室(20)在机体(2)之间的下部为一次风室(16),上部为二次风室(17),机体(2)上部与炉膛侧壁(19)之间为三次风室(18),滚动炉排(9)就位于三次风室(18)中。
本实用新型因为设计为三段供风,采用高压风,横向蠕动与滚动炉排,所以形成燃煤予热干燥,挥发分析出并燃烧,焦炭燃烧,灰渣燃尽,达到了充分燃烧,不排黑烟,热效率高,废气含量低,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燃煤机。
附图1为燃煤机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燃煤机A-A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及实施例:
1为机架,2为机体,3为通风侧壁板,4为高压进风口,5为煤斗,6为传动装置,7为炉排,8为摆杆,9为滚动炉排,10为导流板,11为风孔,12为侧壁板,13为排灰门,14为均量板,15为螺杆,16为一次风室,17为二次风室,18为三次风室,19为炉膛侧壁,20为燃烧室,21为储煤室。
附图1为燃煤机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纵向看燃煤机最下面是机架(1),机架(1)上面深入炉膛侧壁(21)里面的是机体(2),机体(2)向炉外方向固定在机架(1)上的是传动系统(6),机体(2)上面靠近传动系统(6)设有煤斗(5),煤斗(5)与通风侧壁板(3)之间为高压进风室(4),在机架(1)上通风侧壁板(3)环绕中上的部为燃烧室(20),下部为储室(21)。
附图2为燃煤机的燃烧室(20)上下AA向的剖面结构图,由图看出,处在炉膛侧壁(19)燃煤机横断面上的结构,燃煤室(20)位于中心的上部,四周由通风侧壁板(12)及(3)包围,燃烧室(20)下部即机体(2)的底部为均量板(14)和送煤双螺杆(15),并处于储煤室(21)中;燃烧室(20)的上平面与机体(2)上平面之间连接有分块结构组成的齿形活动炉排(7),机体(2)向下的内壁上装有可绕轴转动的摆杆(8),摆杆(8)的另一端触在齿形活动炉排下面,机体(2)向下的外壁上设有导流板(10)和三次风孔(11),三次风孔(11)下面机体(2)上设有风室排灰门(13)在三次风孔(11)外面还设有固定在机体(2)上的笼式多角槽形滚动炉排,燃烧室外在机体(2)之间下部为一次风室(16),上部为二次风室(17),机体(2)与炉膛侧壁(19)之间为三次风室(18),摆杆(8)处于二次风室(17)中,风室排灰门处于一次风室(16)中,笼式多角槽形滚动炉排处于三次风室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秀君,未经姜秀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3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