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油箱无效
申请号: | 95236336.4 | 申请日: | 199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4045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20 |
发明(设计)人: | 彭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宏云 |
主分类号: | B60K15/035 | 分类号: | B60K15/0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9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油箱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汽车油箱。
已在汽车(货车)上使用的汽车油箱,是沿袭了几十年的老产品。它的构造是由箱体、加油管、吸油管、油量感应装置及箱体底部的放油渣螺塞组成。它的箱体上下都是平面形,平面形的底部,使分布于箱底的油渣没有集中点。清洗油箱时,要将油箱从车身上拆卸下来,清洗出来的油渣由箱底的放油螺塞孔排放,由于没有集中点,箱底内分布沉积的油渣未能因清洗而排放干净,很多人因清洗油箱拆装麻烦和清洗效果差而不去清洗,日积月累的油渣,影响了油质,导致吸油管经常被堵。
它的吸油管在箱体顶部,吸油是由下往上吸的,吸油管在箱内部分用锡焊与螺丝直通装头焊固,汽车在行驶中,箱内的燃油因动荡产生的冲击力,使其焊口极易开裂,根据裂开的程度,可造成来油不畅及不来油的现象。这种现象,毛病小麻烦大,而且是常有的。
它箱体上的油量感应装置,是通过汽车上的油量仪表来显示的,仪表所显示的只能是箱内存油量的几分之几,并没有准确的数字显示,加之这种感应装置十之八九又是失灵的,使人根本不知道箱内存油量及加油量的实际数,特别是加油量的实际数。
它的加油进油孔开孔在箱体前边上部,加油管固定在箱体开孔处,高于箱体,向外斜伸。箱内的进排空气过程利用加油管盖的间隙来完成。它的箱内加满油后,大多数的加油管盖边都有溢油现象,汽车在行驶中,遇到高低不平的路面时,溢油更为严重,外溢的油,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又带来了极不安全的因素。
它箱体上的吸油管(孔)和箱底的放油螺塞(孔)均暴露在外,给盗油者创造了方便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油箱,它不仅能自动排除箱底内的油渣,并能用数字直观显示箱内油量,而且具有防盗和不使加油管盖边溢油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将箱体底部做成两头高,中间低的斜斗形,中间低的部分又分一段最低位置,使分布于箱内的油渣有流向集中点。在箱体正面设置一个油量数字显示装置。
在箱体顶部做一个锁柜,箱体的加油进油孔开孔在箱体后上部,吸油管设置在箱体底部,箱体背部设置一个过滤装置。
箱体底部中间的低位置分为两段,前面有一小段最低位置,它作为箱内燃油及油渣流向的集中点和供油出油点。在最低位置内安装一个出油开关,开关上固连有吸油管和油量显示出油管及开关控制杆,开关控制杆从箱内穿出箱体顶部,在顶部定位,吸油管通过开关从最低位置内将燃油及油渣一起吸出,进入设置在箱体后下部的一个过滤装置内,使所吸燃油经过第一次过滤,形成了自动排除箱内油渣的过程,同时解决了吸油管焊口裂开和被堵的麻烦。
箱体上的加油进油孔开孔在箱体后上部,所开孔由数个小孔组成,旨在防止盗油。加油管焊固在其上面,加油管的长度,长于箱体的宽度。汽车在行驶中,因路面不平,车身向左倾斜时,箱内的燃油,也自然的流向左边,即箱体的前边,这时箱体的右边(后边)的箱内上部,便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箱体后上部的进油孔也置身空间内,与燃油脱离了接触。车身如向右边倾斜时,箱体的左边(前边)的加油管加油口的位置也会随之提高,燃油也不会从高处向外溢。这种设计结构,在加油管盖不能密封的条件下,即使受道路条件的影响,也可有效的防止加油管盖边溢油。
油量数字显示装置是一根配有数字刻度的透明管,其长度稍长于箱体的高度,设置在箱体正面中间部位,与箱体外形相配合。它一头与设置在箱体最低位置内的油量出油管相接,另一头则稍高于箱体,固定在箱体顶部。它所显示的燃油,与箱内的燃油同位平行,即箱内燃油位置有多高,显示管内的燃油位置也跟它一样高,实际油量数可通过直观根据刻度上的数字读出,其结构简单,准确性却很高,油量显示管另配保护罩。
防盗装置由一个锁柜和出油开关及开关控制杆组成,锁柜置于箱体顶部,出油开关控制杆则置于锁柜内,车辆停放时,关闭出油开关,锁上锁柜,使箱内的燃油乃至车辆都得到有效的保护。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示意图。
图中1、箱体2、锁柜3、加油管4、油量数字显示管
5、箱体最低位置6、过滤装置7、放油渣螺塞8、吸油管
9、出油开关10、油量显示出油管11、出油开关控制杆
12、箱体进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宏云,未经彭宏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63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包(铁水包)烘烤烧嘴增加辐射率装置
- 下一篇:改良构造的电源漏电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