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陶瓷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95236781.5 | 申请日: | 1995-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277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5-22 |
发明(设计)人: | 戴争鸣;张生东;徐苑忆;刘盛炎;官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争鸣;张生东;徐苑忆 |
主分类号: | F24H1/14 | 分类号: | F24H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森林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陶瓷 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特别是一种电子陶瓷热水器。
目前,人们使用的热水器基本上为煤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而煤气热水器易出现煤气中毒事件,且结构较复杂,体积庞大,安装不便,寿命较短。电热水器所消耗的电能太高,转换效率较低,普通家庭难于接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耗能低、使用方便的电子陶瓷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关键所在就是对加热部分进行了重大改进。它与现有技术相同之处为都包括有外罩及储热水箱,独特之处在于加热部分,即:储热水箱1内设置有一个加温水槽箱3,加温水槽箱3内设置有电子发热器5。加温水槽箱3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有进水孔4及出水孔32。加温水槽箱3的顶部接有导热内进水管2与外部的进水管6相接,顶部还接有导热内出水管31与外部的出水管33相接。储热水箱1的顶部及外罩11顶部相对应处开有冲汽孔30。
上述所说的加温水槽箱3内设置的电子发热器5,其核心部分是一个PTC电子陶瓷发热元件23。发热元件23的两面分别设置有电极22。两电极22的外侧由两散热器片21夹置,其上部留有电极引出槽28及密封胶注射孔槽29。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较多的优点。它的结构简单,热效率高,耗能较低,使用安全方便。它的电子发热器5具有双面发热功能,热效率达95以上,在水中作加温器使用,具有良好的防水及绝缘和导热能力。它通过电子温控器7可在35℃~70℃之间随意调节其出水温度。出水量可通过水龙头在3升~8升控制调节。并设有水位报警器18及漏电保护器34,具有节能、安全、高效、可靠等优点。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无泄漏,无污染,出水量大,出水温度高。无需管道安装,随意挂在墙上,通过软管接上水龙头即可随时提供洗用热水。当打开冲汽阀,可自动对外充汽,主要用于对浴室加温。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要部件分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组合后的侧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子发热器5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盖板17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子发热器5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导热箱盒15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所示的结构就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中,1为储热水箱。2为导热内进水管。3为加温水槽箱。4为加温水槽的进水孔。5为电子发热器。6为外部进水管。7为电子温控器。8为电路板。9为电源指示灯。10为加温工作指示灯。11为外罩。12为空气夹层(起保温隔热作用)。13为水管直接头。14为过水加温槽。15为导热箱盒。16为水管弯接头。17为水箱盖。18为水位报警器。19为螺钉。20为储热水箱。21为散热器片。22为电极。23为PTC电子陶瓷发热元件。24为螺钉。25为水槽隔板。26为接地螺钉。27为方形凹槽(可将电子陶瓷发热元件23嵌入)。28为电极引出槽。29为密封胶注射孔槽。30为冲汽孔。31为导热内出水管。32为加温水槽箱3的出水孔。33为外部出水管。34为漏电保护器。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将直热式电热水器与储热式电热水器有机结合而成,即利用先进的热循环理论,构成一种双循环直热式电子加温系统的热水器。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可对储热水箱1中的静态水和加温水槽箱3中的动态流动水同时加温和分别加温。当需用高温水时,可先对储热水箱1中的静态水预加温,首先是电子发热器5对加温水槽箱3中的水加温,然后通过导热箱盒15对储热水箱1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加温,同时通过水箱进出水孔4、32,使两水箱中的水实现自然循环加温,使储热水箱1实现约70℃高温水储备。使用热水时,所注入的冷水流先经导熟内进水管2与储热水箱1中的高温水进行热交换加温后,再分两部分加温,一部分进入加温水槽箱3,由电子发热器5加温,同时,通过导热箱盒15与储热水箱1中的高温水进行热交换加温。另一部分通过水箱进出水孔4、32进出于储热水箱1进行混合加温,最后两部分被加温的水流经导热出水管31再加温致外接出水管33流出,得到所需的热水供给。同时储热水箱1中的水实现放热降温循环。反复以上加温循环过程即可得到所需的洗用热水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争鸣;张生东;徐苑忆,未经戴争鸣;张生东;徐苑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67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潜水离心式农用清水泵
- 下一篇:具臭氧杀菌系统之开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