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闸门防盗暗锁无效
申请号: | 95236940.0 | 申请日: | 1995-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365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延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延年 |
主分类号: | E05B45/00 | 分类号: | E05B45/00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尚武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闸门 防盗 暗锁 | ||
一种供卷闸门使用的防盗暗锁。
现行众多店铺、库房普遍使用的卷闸门,是在其下沿中部装设一道门锁。由于要满足从卷闸门内外均能启闭门锁的需要,该门锁具有直通匙孔和钥匙齿形对称的特点,因此极易被套开,防盗是不可靠的。
本实用新型任务是设计一种可供卷闸门作第二道门锁使用的防盗暗锁,若配以报警装置,该防盗锁有报警功能。
防盗锁含有用钥匙启闭的制动锁和受其制动用手动启闭的卷闸门主锁两部分。防盗锁装于卷闸门门框侧边U形槽铁内侧下方。因装于门内侧,防盗锁不外露成为暗锁。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例对其结构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制动锁6采用通常的抽屉、柜门弹子锁,安装在锁体锁盒5内,其锁舌7锁落时伸入由两夹板2形成的锁体夹壁腔中,锁芯15露于锁盒5的外侧表面。主锁含有主锁舌1、摆杆4、操作手柄8、摆轴21等零组件。主锁舌1、摆杆4位于与锁盒后壁紧连的上述锁体夹壁腔中,主锁舌以销轴铰支于夹壁腔上方。摆杆以下端和摆轴实现固定联结,摆轴于锁体下方自锁盒盖板23贯穿锁盒和夹板,水平支承安装于锁体上,操作手柄经摆轴组件与摆杆形成联结关系,联结结构满足在一定转角范围内,手柄、摆轴摆杆实现同步联动,在另一转角范围内,手柄与摆轴摆杆又能产生相对角位移。
防盗锁装于门框内侧,离地约15厘米处,对卷闸门及防盗锁启闭过程及工作方式和有关结构说明如下:
当卷闸门处于开启时,防盗锁亦处于开启状态。即此时制动锁开启,其锁舌7缩入锁盒5内,操作手柄处于外斜15°左右的近直立位置,摆杆则相应处于内摆与垂线成约30°角,主锁舌则在弹簧3作用下回收入夹壁内,设计有锁位机构如附图所示的锁扣10和锁位凸轮17对该状态进行锁位。
要关闭锁落卷闸门时,首先要解脱锁扣10对锁位凸轮(固定于摆轴)的锁卡。为此设置有杠杆式摇把9,顺时针推动摇把,可使锁扣10脱出,此时,复位弹簧18作用会使摆轴摆杆并带动手柄8逆时针旋转30°左右,使摆杆处于直立位和操作手柄成45°倾斜位。摆杆同时将主锁舌推出夹壁槽腔,此时下拉卷闸门至防盗锁位置高度,卷闸门下沿角铁边端会推压主锁舌将其推入过后再弹出卡住卷闸门下沿角铁,使卷闸门在离地约15厘米处停下,接着应从门下15厘米间缝中,用铜匙将制动锁锁落(此时主锁舌伸出被锁住,不能回缩),取出钥匙继续下拉卷闸门到底,并锁好卷闸门原第一道门锁即可。在此过程中,设置在卷闸门下的减振碰撞机构将压迫操作手柄,使其相对摆轴逆时针转动约45°,即自45°倾斜位转成水平位,并带转开关凸轮16,切换报警装置控制电路的开关触点,使报警装置进入可工作状态。为此操作手柄是通过与其固定的轴套24,将轴套24松动配合套装于摆轴21上,轴套端头去除大部,余有一伸入爪块插入固定在摆轴上的锁位凸轮17上相应的端头环面缺口内,与摆轴实现联结,而开关凸轮16则固定在轴套24上。
开启卷闸门时,过程步骤如下,首先开启卷闸门的第一道门锁,卷闸门上升至离地15厘米处被本防盗锁主锁舌阻止,同时卷闸门下沿的碰撞机构释放操作手柄,手柄在弹簧14作用下复位到成45°倾角,开关凸轮释放,触点切断,发出延时报警信号。接着应开启制锁锁并顺时针扳动操作手柄,带动摆轴摆杆同步转动约30°,并锁住。但此时主锁舌被卷闸门顶靠住并未回收,需将卷闸门下拉一距离使主锁舌在弹簧3作用下收回后,再使卷闸门继续上卷升起,在规定的延时时间内完成开启。随之立即切断报警装置电源,使报警器不再报警。
附图说明:
图1,卷闸门防盗锁主视图;
图2,卷闸门防盗锁侧视图;
1.主锁舌,2.夹板,3.弹簧,4.摆杆,5.锁盒,6.制动锁,7.制动锁舌,8.操作手柄,9.摇把,10.锁扣,11.弹簧,12.安装孔,13.铆钉,14.弹簧,15锁芯,16.开关凸轮,17.位凸轮,18.弹簧,19.触点开关,20.L型支撑板,21.摆轴,22.垫块,23.盒盖,24.轴套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预定目的,由于安装在门内侧,因而具有暗锁性质,可以单侧或双侧边安装,需在规定的延时时间内完成卷卷门开启的各步动作,否则将发出报警,大大增强了卷闸门的防盗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延年,未经杨延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69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