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电制冷器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95236961.3 | 申请日: | 199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227313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5-15 |
发明(设计)人: | 何少云;樊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香洲家用电器公司;何少云;樊柳青 |
主分类号: | F25B21/00 | 分类号: | F25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 制冷 热交换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热电制冷器的热交换器。
现有的热电制冷器如半导体致冷器,当其芯片通以一定电压直流电时,即一面致冷另一面制热。使用中致冷效果的好坏与散热条件有关,其中,热交换器部分是实现良好散热的关键。理想散热条件下,致冷片冷热两端温差可达65K。通常使用的散热方式有空气自然对流散热、强迫通风散热、环流散热以及水冷散热等等,这几种散热方式各有特点,以水冷散热效果最好。但传统的水冷散热方式是采用一个水箱内置散热器来进行热交换的,其进水量较大,而且水受热不均匀,进入水不能得以充分利用,并且,其结构也较复杂,不易批量生产。此外,这种散热器热容量较大,一旦停电,其冷热两端即发生冷热中和,从而影响致冷端低温的维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水冷散热的平面接合型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结构简单,生产方便同时散热效果好,从而克服原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采用一个换热体(5),在其一个平面上开有液体环流通道(2),通道首尾两端穿过换热体(5)为进、出液管(1),通道与通道之间为通道壁散热筋(3),所述换热体(5)开有液体环流通道(2)的一面即为接合平面(4),该平面与致冷片等被冷却平面相接合而构成闭合的液体流通通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B剖视图;
图4为图1的侧向结构剖视图。
图中,1-进、出液管,2-液体环流通道,3-通道壁散热筋,4-接合平面,5-换热体。
参照附图,换热体(5)为一板状结构,其形状、尺寸与致冷片的形状、尺寸相吻合(稍大一点),在其一个平面上均匀地开有液体环流通道(2)供冷却液体(如水等)流通,通道的首尾两端穿过换热体(5)为进、出液管(1),分别用于进水、出水,通道之间为通道壁(兼)散热筋(3)起辅助散热作用,换热体(5)开有液体环流通道(2)的一面即为接合平面(4),该面用于与致冷片等被冷却平面相接合从而构成一闭合通道。使用中接合平面(4)与被冷却平面可采取直接吻合或焊接、粘接的方式相接合而构成一闭合通道。当换热体(5)尺寸一定时,通过调整液体环流通道的疏密及深度形状及结构即可调整水的流量及流动方式,从而达到各种不同的散热要求。(如竖向密排结构方式用于对流散热和封闭循环散热等)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
1、热交换直接,散热效果好。由于散热面紧贴液体环流通道而构成一闭合通道,温度梯度小,散热水直接从散热面和相接散热筋上交换热量,使进入水均能得以充分热交换,水的利用充分,可节省水量。
2、实现液体流量流向控制简单,易行(如前所述)。
3、热容量小,保温方便,即使停电,在停水控制下也能维持致冷片冷端低温较长时间,无太多能量外泄,这是现有热交换器所难以达到的。
4、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基本上如图如示),成本低,易于生产、安装,同时用水量小。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金属(铝等)形材加工而成,也可用压铸等手段一次成型,可方便用于水冷散热和环流散热中,适合各种平板型致冷片散热,尤其适合厨房冰箱(半导体致冷)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香洲家用电器公司;何少云;樊柳青,未经珠海市香洲家用电器公司;何少云;樊柳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69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