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提钢带式数控切割机无效
申请号: | 95237240.1 | 申请日: | 199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2650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益民;王照斌;贾如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唐国平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提 钢带式 数控 切割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电方法对金属进行切割加工的数控切割机,特别是一种手提钢带式数控切割机。
现有微型数控切割机,切割长度方向采用导轨结构,由于导轨太重,使得导轨长度受到了限制,因此数控切割机的切割范围也受到了限制,同时由于导轨太重而增加了机重,造成结构不太紧凑,机体过大,给切割机移动作业增加了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切割范围不受限制的体小量轻且便于携带的手提钢带式数控切割机。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如下。它具有一组X方向往复运动钢带执行组件,该组组件包括有一台微型电动机,微型电动机的转轴与一台无间隙齿轮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无间隙齿轮减速器的输出端齿轮与一台转扬器内的一个内滚筒上的输入端齿轮相啮合,该内滚筒上的输出端齿轮与转扬器内另一个内滚筒上的输入端齿轮相啮合,这两个内滚筒互相对辊,在转扬器外左、右两侧各具有一个固定支架,每个固定支架上各装有一个可在固定支架的槽孔中转动且可从固定支架上卸下来的改向滚筒,一根位于转扬器内两个内滚筒上方的钢带,两头分别穿过转扬器外壳两侧的开孔而延伸向转扬器外部,其往两侧延伸的钢带分别绕过两侧固定支架上的改向滚筒,然后又分别伸进转扬器内,其尾端分别与转扬器内的两个内滚筒相固连;具有一组Y方向往复运动伸缩杆执行组件,该组组件包括有一台微型电动机,微型电动机的转轴与一台无间隙齿轮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无间隙齿轮减速器的输出端齿轮与连在一伸缩杆上的齿条相啮合,伸缩杆装在调整支架上,调整支架上装有位于伸缩杆两侧给伸缩杆导向使其作直线移动的导向轮,伸缩杆两端装有自动调高件,自动调高件上又装有切割枪;还具有一个整机外壳,整机外壳内装有对整机发出控制指令的数控系统,整机外壳底部下方具有与之相连的带轮小车机构,前述X方向往复运动钢带组件所含的无间隙齿轮减速器和转扬器,以及前述Y方向往复运动钢带组件所含的无间隙齿轮减速器和调整支架等,均用紧固连接件装接在整机外壳内,而前述钢带和伸缩杆均伸出在整机外壳之外,固定支架和改向滚筒也位于整机外壳外部。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数控系统的指令下,K方向往复运动钢带执行组件中的微型电动机执行指令,驱动与之相连的无间隙齿轮减速器,该减速器的输出端齿轮驱动转扬器内两个内滚筒对辊。若微型电动机正转,使一内滚筒将钢带转入,另一内滚筒则将钢带扬出;若微型电动机反转,则一内滚筒由将钢带转入换成将钢带扬出,另一内滚筒由将钢带扬出换成将钢带转入。这样,由内滚筒带动钢带,钢带再驱动带轮小车机构与钢带作同步往复移动。同样,在数控系统的指令下,Y方向往复运动伸缩杆执行组件中的微型电动机执行指令,驱动与之相连的无间隙齿轮减速器,该减速器的输出端齿轮通过与之相啮合的齿条,再驱动与齿条相连的伸缩杆作往复运动,这样,伸缩杆端部的切割枪便可按指令要求对金属板料进行切割加工。在切割板料过程中,伸缩杆端部的自动调高件可进行切割枪的高度调整。而伸缩杆与钢带轨迹的重直度,是通过调节伸缩杆所在的调整支架来实现的。
如果切割机切割完成一块钢板后停止使用,或是放置另一板料继续工作,此时可将钢带两端改向滚筒从固定支架上取下来,然后用手柄旋转转扬器中一内滚筒,即可将钢带收回到切割机整机外壳两端,这样便大大方便了手提。
本实用新型在X方向的往复运动通过采用钢带执行机构来取代现有的导轨机构,由于钢带比之导轨轻得多,因此钢带的使用长度不受限制,切割机的切割范围也不受限制,而且能保证切割轨迹直线度的精度。导轨机构的取消,大大减轻了切割机的总重量。其结构设计紧凑,体小而量轻,不仅提携方便,易于转移工作场点和保管收藏,而且有利于整机外观造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和图3分别为图1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和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益民;王照斌;贾如,未经张益民;王照斌;贾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7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