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束式气流干燥机无效
申请号: | 95239220.8 | 申请日: | 1995-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219470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07 |
发明(设计)人: | 顾念祖;唐克权;许晓华;高金良;蒋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大东南热能机械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F26B17/00 | 分类号: | F26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束 气流 干燥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设备,尤其是管束式气流干燥机。
目前,国内外干燥设备种类很多,如管束干燥机,其结构主要是由可旋转管束、抄板、封头、筒体及可通蒸汽的空心轴组成的干燥主体,筒体固定在机座上,而可旋转管束固定在两端的轴承座上,并连接电机使管束可旋转,抄板连接在可旋转管束上随之转动。此时由空心轴通入蒸汽,由封头分布入管束,对物料进行加热干燥。这种干燥机确有其优点,如加热面积大,产量大,故在淀粉等行业已得到较广泛的使用,但此种干燥机也有缺限,首先与具有一定压力的蒸汽(一般为3~5kg/cm2)相接触的可旋转管束、封头及空心转轴等部分,由于必须具备耐压性,故制造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比常压高许多,尤其是两端的封头制造要求高,并难于大型化;其次重量大,所耗钢材量大,如KG-200型管束干燥机其重量达21吨左右,故制造成本高,价格高。在使用方面,除须遵守压力设备之相关规则外,对有一定粘性的物料还必须回料,因为此时物料易粘结于管壁上造成导热不良,故造成了使用难度加大及产量降低。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为了保持上述优点,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管束式气流干燥机,减少制造和使用难度、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管束式气流干燥机,在机座上装有可旋转管束、抄板、筒体组成的干燥主体,抄板连接在可旋转管束上,其特征在于构成可旋转管束的管子表面分布一定密度的透气孔,且可旋转管束的一端与热风进口相连通。
在电机作用下,管束产生旋转,带动抄板使物料不断被抄起、落下,在落下过程中,不断与管子表面接触,此时热风从管束的一端进入各个管子,并由管子表面的透气孔出来与物料接触,这样物料受热气流和管子表面的双重加热作用,故产量大,物料表面水份迅速被热气流带走,物料表面粘性较大减弱,不易粘结于管壁上,故不需回料,使用方便。由于整个设备在常压状态工作,故不需两端封头,构成管束的管子也可采用薄壁管,故重量较轻,成本降低,制造较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管束式气流干燥机,在机座上装有可旋转管束(1)、抄板(2)、筒体(3)组成的干燥主体,抄板(2)连接在可旋转管束(1)上,构成管束(1)的管子表面分布有透气孔(4),可旋转管束的一端(5)与热风进口(6)相连通,筒体(3)上分别设有进料口(7)、出料口(8)、热风进风口(6)设于筒体(3)一端下侧,废气出口(9)设于筒体(3)上部,可旋转管束(1)由电机(10)主轴(11)连接构成旋转装置并固定于两端的轴承座(13)上。待干燥物料从进料口(7)中进入,热气流逆向从热风进口(6)开始通过可旋转管束的一端(5)进入各个管子内部,透过透气孔(4)进入管外空间(12)。电机(10)带动可旋转管束(1)转动,并使抄板(2)随之移动,抄板(2)不断抄动物料,使物料不断被抄起、落下,与进入管外空间(12)的热气流充分混和,并与管束(1)表面充分接触,这样物料受热气流和管子表面的双重充分加热作用,故产量大,物料表面水分被热风迅速带走,故粘性低,不易粘结于管表面,这样物料由一端逐步行至另一端而被干燥,由出料口(8)出来。由于旋转管束(1)的管内系常压热风,故不需两端的封头,且可采用薄壁管制造管束(1),故重量低,制作易,且使用更加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大东南热能机械设备厂,未经宜兴市大东南热能机械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92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