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膨胀管无效
申请号: | 95239472.3 | 申请日: | 199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5044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26 |
发明(设计)人: | 江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阳 |
主分类号: | F16B13/06 | 分类号: | F16B1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膨胀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紧固于壁面或类似物件的孔内紧固元件,具体涉及一种塑料膨胀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装饰工程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将大量需要塑料膨胀管。我国专利CN2145889Y对此提出了比较好的技术解决方案。该方案无疑对克服目前市场上大量出现的塑料锥形分瓣膨胀管的不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如果遇到所打内孔直径大于8毫米或因墙面质量不好所打内孔直径偏大时,上述方案的塑料膨胀管使用效果不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遇大于8毫米孔径或因墙面质量不好打孔直径偏大情况下均保持良好使用效果的塑料膨胀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膨胀管,至少由四只以膨胀瓣为单元的棒体绕该膨胀管轴线均匀、相间分布构成,每瓣棒体的内表面均为圆弧面,以构成内圆孔形,两相邻棒体的外缘处由膨胀带连接,两相邻棒体的内侧面与膨胀带的内表面构成一燕尾槽,每瓣棒体的外表面中间有一条凸起的平行于棒体的定位棱。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更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每瓣棒体上的定位棱的两傍至少分别设有一对凸棱,所述凸棱的外缘在以该膨胀管轴线为轴心的同直径圆柱面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至少由四只以膨胀瓣为单元的棒体绕该膨胀管轴线均匀、相间分部构成,在保持原有塑料膨胀管受力均匀,膨胀力大,紧固力强,定位准确等优点而外,如果遇因墙面质量不好所打孔径偏大时,该塑料膨胀管的膨胀带所允许的膨胀幅度明显增大,从而使膨胀管工作时,长期保持合理的受力状态,提高了可靠性。
2.由于本实用新型至少由四只以膨胀瓣为单元的棒体绕该膨胀管轴线均匀、相间分部构成,在保持原有塑料膨胀管受力均匀,膨胀力大,紧固力强等优点而外,如果遇大于8毫米孔径时,因需要长期承受较大压力,本实用新型与原有塑料膨胀管相比受力面大,从而使膨胀管工作时,可长期保持合理的受力状态,提高了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面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面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左视图。
其中:1.膨胀瓣;2.圆弧面;3.定位棱;4.膨胀带;5.凸棱;6.凸棱;7.燕尾槽。
实施例1:由附图1可知,一种塑料膨胀管,由四只以膨胀瓣1为单元的相同棒体绕该膨胀管轴线均匀、相间分布构成,每瓣棒体的内表面均为圆弧面2,以构成内圆孔形,两相邻棒体的外缘处由膨胀带4连接,两相邻棒体的内侧面与膨胀带4的内表面构成一燕尾槽7,每瓣棒体的外表面中间有一条凸起的平行于棒体的定位棱3,每瓣棒体上的定位棱3的两傍分别设有凸棱5和凸棱6,凸棱5和凸棱6的外缘在以膨胀管轴线为轴心的同直径圆柱面上。
实施例2:由附图2和3可知,一种塑料膨胀管,由五只以膨胀瓣1为单元的相同棒体绕该膨胀管轴线均匀、相间分布构成,每瓣棒体的内表面均为圆弧面2,以构成内圆孔形,两相邻棒体的外缘处由膨胀带4连接,两相邻棒体的内侧面与膨胀带4的内表面构成一燕尾槽7,每瓣棒体的外表面中间有一条凸起的平行于棒体的定位棱3,每瓣棒体上的定位棱3的两傍分别设有凸棱5和凸棱6,凸棱5和凸棱6的外缘在以膨胀管轴线为轴心的同直径圆柱面上。
本实用新型为截面相同的柱形棒体结构,可用挤塑机在相应模具的作用下一次挤出成型,然后按照所需长度截取。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与以往普通塑料膨胀管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阳,未经江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94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