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头前后可调静电弥雾喷粉机无效
申请号: | 95239527.4 | 申请日: | 199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23018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03 |
发明(设计)人: | 魏宏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宏儒 |
主分类号: | B05B5/00 | 分类号: | B05B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冀文,蒋家华 |
地址: | 239234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头 前后 可调 静电 弥雾喷粉机 | ||
一种喷头前后可调静电弥雾喷粉机,用于农业喷撒农药、肥料等,属于机械领域。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风雷-2型背负式弥雾喷粉机”,它由机架、高压静电发生器、药箱、雾化器、手柄、喷管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风机被驱动后产生高速气流,(图1所示)其中大部分经过弯头进喷管,吹动旋转喷头上的叶轮,使其高速旋转,小部分气流从弯头增压管进入药箱,起增压作用,药液经开关流至旋转喷头附近的小孔流出,在高速旋转叶轮的撞击下,弥散成细小的雾粉喷射出去。该喷粉机背在人身上边走边操作。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喷射的药液是向人行前方喷的,操作人员在前行的过程中,不停地吸入喷射出来的药雾,造成对人体的毒害,同时喷出的雾粉不带静电荷,影响药液雾粒均匀、牢固地吸附在被喷洒的作物上,而滴落地面的药液会造成对农田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喷施的方向,这样药雾朝后喷,避免操作者吸入药雾。在机架上增加观察系统,使得操作者能够自如地观察喷施情况,在喷管的喷头处设置静电装置,使得喷出的药液雾粒带有和静电埸相同极性的电荷,在电埸力的作用下,飞向目的,均匀牢固地吸附在被喷洒的作物上,提高喷药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机架、喷管、药箱、高压静电发生系统、雾化器、观察系统组成。机架上设有倒车镜,倒车镜可以自由转动角度,虽然背在人背上,但是可以看到身后喷药情况;机架上还设有操纵杆,在需要背后喷药时,将喷管安装在操纵杆上,即可实现人在前边行走,喷管在背后喷药的目的。在机架上还设置高压发生器,使电源的普通电压变压至万伏以上,在喷管的喷头部位设有高压电极,高压电极和高压发生器形成一个高压静电发生系统。本机的药液弥雾、喷粉是通过高压电极与大地形成的静电埸的电埸力作用而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机架下端设有操纵杆,机架上端设有一个或两个倒车镜作观察系统,机架上还设有高压发生器,该发生器和设在喷管喷头部的环形高压电极组成了高压静电发生系统。
图1为现有技术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操纵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高压发生器电路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加以详叙:用普通钢材制成机架1,如图2所示。药箱2位于机架的上端。本机的观察系统是由倒车镜3和话筒杆4、调节接头5组成。柔软的话筒杆可以任意曲折,调节接头可调倒车镜的方向和高低。机架下端设有操纵杆6,该操纵杆一端为手柄,另一端有喷管环12,(图3)中间有转向机构轴管13,转向机构14插入转向机构轴管内,转向机构下端有销孔,插上螺栓后可限制其在轴管内上下窜动。转向机构两端面上有销孔,插入栓轴后可限定操纵杆滑动。输药液开关采用输液管15开关,它是两个串联的开关,一个位于喷管中端,一个位于机架上,使用时,两个开关一起打开,先打开开关16,喷施时打开开关17,因其在机架上,所以操作者可关闭自如。喷管7向后施喷时,喷头8搁在操纵杆上的喷管环上,无需用手拿着喷管,喷洒情况和地方可以从观察系统上了解,按需要调节。从而解决了人手拿喷管无法向后喷施的问题。本机的高压静电发生器是由机架上的高压发生器9和喷头上的高压电极10组成的,高压发生器的电路如图4所示,电源接至本机的照明电源,一般为6伏-12伏直流电。经变压后,电压值可达3万伏-4万伏,通过高压电缆11连接到高压电极10上。高压电极是一个外面包有耐高压橡胶的铜环,置于喷头8内。当药液自药箱2、开关16、17流至喷头时,因喷头处有一负高压静电埸,药液通过与高压电极接触带电,喷洒形成的雾滴被带上与静电埸相同极性的电荷,在电埸力的作用下,飞向目标,均匀而牢固地吸附在被喷洒的植物上,植物叶子的反面也能大量沉积药物。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可以朝后施喷、喷出的药液雾滴带有静电,吸附能力强的优点,解决了在农药施喷中毒害人体、污染环境的问题,提高了施药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宏儒,未经魏宏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95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